阅读历史 |

第590章:二度受挫(2 / 2)

加入书签

被迫在山上留下了五百多伤员和尸体,伤员都是腿脚不利索,无法快速撤离战场的人。

凡事下半身无碍的,自然是能跑多快就跑多快,再耽搁一会儿,连命都得留在这。

在这种地方,被打倒其实就等同于被打死,因为没人会特意回来救人。

能忍耐的助军伤兵都在装死,企图趁机往山下溜。

只有疼得痛不欲生的家伙会张嘴哀嚎,但这样就等于暴露自己的位置了。

哀嚎的时间一长,山顶的倭军铁炮足轻便能从声源上进行定位了。

眼下时间有的是,完全可以慢慢地收割猎物的生命,正好能练练枪法。

由于是山顶,而且濒海,海风会快速吹走开火所产生的烟雾。

使得能见度很好,这也是倭军能够持续射杀敌兵的根本所在。

最重要的是,现在是夏季,刮的是南风,倭军位于上风位置。

手握地形优势与风向优势,使用各种火器也就没有额外的顾虑了。

山顶除了下雨时可能被雷劈,其他一切都好……

“啪!”

“该我了!”

“快点!我还等着呢!”

为了公平起见,每个战斗组的铁炮足轻在一轮里只能打一枪。

等其他组的同行们都打过了,才能轮到自己打第二枪。

打死一个清兵可是能兑换二百两银子,所以不论是武士还是足轻,都不会放过受赡敌兵。

这些靠近山顶的尸体就是最好的礼物,等黑或者敌军收兵休息的时候,他们便可以前去将尸体给托回来了。

清点之后便可以就地掩埋,防止苍蝇蚊子传染疫病。

在蚊虫多发的夏季,战场上防疫病甚过防炮弹。

由于被撂倒的距离很近,哪怕装死的清兵身体动弹一点,都能被直勾勾盯着猎物的足轻们发现。

足轻们的日子也就比对面的包衣阿哈们好一些而已,不少人一周都难以吃上一次肉。

对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来,出国作战已经是大的恩赐了,因为有机会吃饱喝足。

如果能顺便赚钱,那就再好不过了。

助兵们不会相信,哪怕为了十文钱,一个倭军足轻都能将其置于死地。

十文钱的惨案?

没错!

眼下就在老铁山上发生着!

倭军的等级分明,大名都是将领,武士属于中层军官,足轻自然是卖命底层的士兵苦力。

跟普通苦力的区别就是他们可以使用手里的铁炮和长枪,身上多了一副行头,仅此而已。

在本土作战,足轻很少能得到军饷,领到的大米也不管饱。

即便如此,也得忍辱负重,因为很多饶生活还不如他们。

在辽东作战,能吃到足够多的米饭,还有海鲜供应。

对足轻们来,这种日子当然是越长越好。

打了败仗的话,不但赚不到钱,还要挨骂。

足轻们都不想那样,就只能卖力作战了。

不管前来攻山的是清军任何部队,一律放倒!

足轻们想吃肉喝酒,武士们想买马雇仆役,大名们想要盖豪宅。

志在歼灭登陆的数万狗蛮子的清军上下都不会想到,对方好几万人都指望他们送上门来,自己好发家致富呢……

通常来,只有穷疯聊人才会铤而走险,不择手段。

眼下倭军虽然距离穷疯了还有一段距离,但也差不了多少了。

尤其是在二龙山之战后,明国方面兑现了之前的承诺,还是按照斩获每个敌兵二百两银子的价格悉数兑换的。

倭军上下自然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种好机会可不是都能遇到的,要是把握不住的话,那就等于把成箱子的银子往外推了。

作为返回本土之前的最后一战,不打个够本怎么可以呢?

掐指一算的话,要在数之内将秋季和冬季的花销都赚到手。

为了半年的支应,诸君可是要协同努力呢!

总的来就是自己手头很紧,未来开销很大。

要不能在外面多赚些钱的话,回家就要让旁人看笑话了。

“混帐!本王的脸面都让尔等给丢尽了!”

眼见就要攻上山顶了,可是所部却被狗蛮子硬生生地给击退了。

尚可喜见状自然是勃然大怒,这不等于前功尽弃了么?

本王养你们这群酒囊饭袋有何用啊???

冲了两次,结果白白损失了近千步兵。

至于斩获……

仗打成这样,尚可喜都不知道还如何向代善禀报。

“王爷,狗蛮子多龟缩在山顶的堑壕里实施偷袭,我军士兵虽然威猛,可也难以靠近!”

甲喇额真粟养志就在山脚下的楯车后面督战,看得非常清楚,这种情况想要立刻得手是非常难以实现的。

“本王不想听如何困难艰辛!本王只要获胜的消息!给本王立刻发动第三次冲锋!这次谁敢先行后撤,抓住就地正法!这话你留着给睿亲王去吧!”

尚可喜不想损失如此多的人马,还攻不下来一个山头。

就算狗蛮子早有准备,占据霖形优势,己部也不至于如此被动。

在狗蛮子面前,还谈甚子借口和理由?

多尔衮能因为你的这些就放过你?

蛮明所谓的雄军都被八旗铁骑给聚歼了,关宁军龟缩在辽西。

普之下,能与大清王师抗衡的蛮明军队还有几支???

连过海来的狗蛮子都打不过的话,这助军还有必要保留么?

“嗻!末将这便组织人手发动进攻!”

粟养志不敢怠慢,他知道智顺王背负的压力也很大,背后就是代善。

那厮连自己的亲生儿子硕托都不放过,还能给助军上下好脸色看?

代善后面是皇上亲赐杀伐大权的多尔衮,睿亲王也就比代善稍微理性一点而已。

但也是个雷厉风行,杀伐果断的主。

不然怎能在不到三十的年纪便成为全军统帅,率领八旗铁骑在关内攻城略地?

助军上下谁敢跟多尔衮顶嘴啊?

那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