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颍川公达身世旺(2 / 2)

加入书签

颍川的四大家族分别是陈氏,荀氏,钟氏和韩氏。

其中又是以陈氏和荀氏为最大,而颍川陈氏正是以汉末大名士身份起家成为当时的巨姓望族,世代传袭,名重魏晋。史书记载,陈氏一脉,发源于河南宛丘,鼎盛于河南颍川。河南,自古便是中原之地,文明发祥之地,多少世家豪族在河南生根开花。陈姓也不例外,也在河南发源,其中,颍川,更是陈姓走向鼎盛的地方。

而陈氏家族中第一代人陈寔,第二代人陈纪,陈谌,带三代人便是陈群了,这里先不表述,单说荀攸的荀氏家族。

颍川荀氏是后汉至西晋时期的典型士族之一,经历了从后汉末年形成世家大族再变成魏晋高门的整个时期,在晋室南渡后式微,并最终湮灭于南朝。从汉至隋,史书记载者百人,从政者诸多,各代人先后不同程度的参与了曹魏、西晋、东晋的建立和发展联姻婚宦不是皇室就是其余高阀望族,是当之无愧的高门士族。

最早荀淑入仕时,讽刺执政的大将军外戚梁冀,被排挤出了朝廷接着桓帝借宦官之力诛灭梁氏,又开始了宦官专权。士人们不喜欢外戚,更不喜欢宦官,尤其是他们阻碍了自己正常的仕宦之路。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并最终造成了第一次党锢之祸,以大量党人终身禁锢结束。

第一次党锢之祸后,荀淑认为“天地气闭,大人休否,智者见险,投以远害”,应当“怡神无事,偃息衡门,任其飞沈,与时抑扬”,对时局失望之余,决定保全家族。但在大将军外戚窦武辅政期间,士人与宦官双方矛盾再次激化,第二次党锢之祸爆发。这一次,以血腥的杀戮结束。颍川荀氏中的荀昱{也为八俊之一}被杀,荀昙禁锢终生。

颍川荀氏经此波折,家族子弟开始潜心治学,钻研儒学。荀淑八子,号称八龙。八子中,荀绲曾为周瑜祖父征辟,最后官至济南相荀靖品德出众,恪守儒学,终身不仕,为许劭所重最着名的则是荀爽。

说起这荀爽,则是又和袁熙有着一定的渊源,当年荀爽曾拒绝司空袁逢的举荐,但袁逢死后据《礼》为其守孝三年,天下敬重,袁逢则正是袁熙的祖父,袁绍、袁术之父。黄巾起义爆发,荀爽为太原王允所辟,党锢解除后,为大将军外戚何进所征,但何进瞬即死于宦官之手董太师入朝,荀爽不足百日就从一介白丁升为司空,曾在董卓迁都一事上,搭救过弘农杨彪、颍川陈纪。当然这是历史上的事情,此时的董卓迁都因为袁熙的介入,早已经不是当年的情况

而颍川荀氏的奠基者则是荀淑,到荀爽位列三公,此时门第已成,标志着颍川荀氏从地方豪族转化成中央士族。

再后来就是众所周知的荀彧荀攸叔侄,其中荀彧常年为曹操镇守后方,“居中持重十余年”,巩固基础,破吕布、定徐兖,迎奉汉帝,平袁绍,功勋卓着更重要的是举荐人才,“前后所举者,命世大才,邦邑则荀攸、钟繇、陈群,海内则司马宣王,荀攸则是为曹操谋主,曹操称其“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降张绣、擒吕布、败袁绍,定河北,荀攸都参与其中,据说共献大计十二次。荀彧之兄荀衍,镇守邺城,都督河北堂兄荀悦为侍中,执掌机要。

颍川荀氏是汉末的世家大族,儒学传家,士人领袖,社会声誉极高。曹氏“阉竖之后”所代表的则是法家寒门,这也是曹操荀彧两人理想冲突的根源。但曹丕为了升级成魏文帝,需要与这些世家大族进行妥协,所以荀氏作为政坛一股力量,得以在曹丕这个个人喜好极为明显的皇帝时代得以保留。虽然荀彧的儿子娶曹操女儿,但与曹植深交,深为曹丕所恨。但毕竟荀彧荀攸是士人领袖,九品中正又来自其女婿颍川陈群,所以家族一直后继有人,地位不降。

三国种子王 p

p三国种子王 61371dexhtl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