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七十一章 佛法倒映是魔道 ,且在心头种莲花(1 / 2)

加入书签

李休纂环视一眼,将诸多和尚的修为境界一一记在心中。

赢了郑愔之后,赢字诀斩落的气运,磨砺的精神越发高涨。

气海之中的雷池已经修成了四种天雷,神霄雷、霜寒雷、震天雷、破法雷。

只需最后一种天雷,便可冲击一品金丹!

但李休纂只觉得赢的还不够,在赢字诀下,自己还有近乎无限的潜力可以挖掘。

每次战胜一位天骄,皆可印证他的长处。

郑愔对精神领域的开发,乃至其深不可测的念力,还有金口玉言大神通和无音神雷,都在战胜之后,让李休纂隐隐触摸到了这些自己从未开发过的领域。

震天雷便是由无音神雷中悟出的……

如今这里满座都是和尚,李休纂不禁兴奋道:“战吗?要打落多少?是统统镇压还是强势立威?”

知晦和尚连忙阻止道:“都是佛门弟子,岂能生妄生嗔心!”

“李施主,我原以为这金莲必生是非,但现在看来诸多同道只诵经说法,比的是禅定真言之道。”

“如此文比之下,小僧如何能擅自轻动?”

“而且李施主,休看我等镇压了一尊一品金丹,但佛门底蕴深厚。”

“如今大半高僧皆选择等候金莲,依着我们五人,怎敢招惹这里这么多高僧……”

李休纂扫视一眼,并不觉得人多有什么麻烦。

他最近参悟‘赢’字诀和‘孝’字诀合一,似乎能将击败的人精神和气势夺取,‘孝顺’自己。

所败者越多,接下来接引败者加持,就越发强横!

但说好了以知晦为主,他们只是来助拳的,也便不再多言。

眼看着知晦寻了一处还有空隙的荷叶落下。

那一瞬间萦绕全场的禅唱之声骤然朝着他轰击而去,一众僧人纠缠,共鸣的愿力一起打来。

知晦这才知道,后来者并无半点便宜能占。

这些和尚都有了默契,在比斗念经说法,禅定打坐之时,亦有一种默契。

再有人想要落座,就要受他们合力一击。

那念力击来,比郑愔那得了一龙之力的天龙念法还要厉害,堪堪犹如八部天龙一齐出手,将毫无心理准备的知晦打的鼻中喷出金焰,念力乱颤,差一点就从荷叶上跌落下来。

若非他腕间菩提子念珠佛光大盛,一个个种子纹路浮现,护住了他的心神。

他差点就栽了!

知晦抹了一把口鼻,擦去金血,给了几人一个恶狠狠的眼神。

李休纂传音道:“不是佛门同道吗?”

“去特么的佛门同道,我把他们当同道,他们不把我放在眼里,有几个贼和尚绝对倾尽全力,贫僧都记住了!”

“诸位道友助我一臂之力,我要把他们统统扫下去!”

知晦和尚发了狠,当即捻起一枚菩提子,默念《四十二章经》。

此经并非佛门一部完整的经典。

而是在昔年仙汉明帝之时,佛门第一次成功遣人来传教。

两位阿罗汉携着一匹真龙所化的白马,驮载两袋经卷入驻鸿胪寺中,将其中种种精微译出。

为了方便传教,两位阿罗汉便从经文中摘出四十二句,综述佛门经义。

故名四十二章经!

而后明帝命人建造房舍以供两位阿罗汉居住,后白马化龙盘于殿上,便被称之为白马寺!

“佛曰: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仅凭一句真言,知晦和尚引动自身业果,前世积累之业,渐渐席卷而来。

他积修不深,三世善缘浅薄,果报并不算上佳。

也因此参修轮回法,总有诸般业障阻碍。

不如寺中福源广大的师兄弟们,一触即就,引动前世积修加持,一门门的神通念法,经文瞬间精通,法术不修自成。

所以他才主修智慧一道,精于口舌辩才,欲以外物和今世种种外力加持,一世成道。

既然前世并不多少善缘,他当然也就不惧砸场子。

那漫天禅唱簇拥金莲,俨然一片佛土,但随着累世业果滚滚而来,沾染知晦,一种无明业火,在他身上焚烧。

一瞬间由前世滚滚而来的业力便沾染众僧,业火在虚空之中蔓延燃烧。

一时间原本佛光漫天。

禅唱犹如天龙盘旋的经文都燃烧起了金焰,无数梵文在空中显化。

数十名僧人被那无明业火烧身,瞬间跌落了下去。

满湖的僧人无不怒目圆瞪,嗔心顿起。

实在是这种我不好过,也要把你们拉下粪坑的举动着实有些过‘粪’!

知晦谨守灵台,回忆起师父为他起这个法号时的教导:“知晦,你虽然聪明伶俐,但到底根性浅薄,这一世果报甚重,恐难以成道!但你聪明机灵,只怕会生出便宜成道,走入旁门的心思。”

“我为你取名知晦,一是让你记得,你前世恶业甚重,知道自己根性污秽。”

“二便是让你知道悔过,但凡对恶业有悔改之心,便入了正道。”

“三让你知道智慧所在,明知智慧而不起小聪明!”

在业火之中,经受三世恶果焚身。

知晦只会比其他所有人业火沾染,诸恶席卷的人更加痛苦。

他持着《四十二章经》中的那一句,观想那业火如烘炉一般,煅烧着自己的禅心。

将那无形恶业,观想为将他烧成焦炭枯骨的业火,将他打磨成骨粉血肉磨碎的磨盘,种种刑罚加诸自身!

但旁边一位老僧却抬了抬眼,摇头道:“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你恶业缠身,观想苦行是无用的,若无悔改之心,便是将你骨头烧枯万遍,将你肉身磨灭,在畜生道中轮转万世,不皈依我佛,悔改前生,修持正法,俱都是无用之举!”

另一个和尚木鱼敲得急促,身上业火亦是星星点点,烧的他满头大汗。

见状冷笑道:“他一言不合便引业火烧人,哪里有半点悔改的样子。难怪前世恶业如此深重!”

“佛曰: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知晦念诵经文,想要让业火烧去心垢,炼去残渣。

但他到底恶根深重,前世种种恶业袭来。

一屠夫每日忙碌摊前,屠狗宰羊,造下无数杀孽。

一女子每日待商人丈夫离家,便与情人欢好,犯下淫戒!”

一兵痞入了魔军,整日厮杀不休,终有一日,被斩于军中……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老僧的声音还在耳边聒噪,心中的烦躁之意随着业火焚烧渐入骨髓。

屠夫的一腔拗执,玛德老子想杀就杀!

女子的纵情欢乐,肆意享受青春和肉体的快感!

魔军的杀与被杀,几乎麻木,只有杀戮刺激才能苏醒一时的心灵……

知晦三世恶根躁动,将那贪痴嗔念带来的种种妄念,冲击他谨守的心湖。

他终于忍不住张口道:“我悔改了!我已经悔改了!你们还要怎样?前世的我就真的是我吗?就算是,谁又不在世间的苦海地狱之中呢?”

屠夫每日赚来的钱除了供养老母,便是被各路人马一枚枚的抠了出去。

女子的丈夫喝醉了酒,举起马鞭狠狠抽打而下。

魔军之中,他亦是被乱兵席卷而过,家残人散,裹挟入军中……

“恶业流转,若不断绝,只会如这般永堕无间之苦!”

“断绝!”

老僧一声厉喝,直逼知晦的心境,斩向他的恶根。

“孝!”

李休纂一指点在了知晦的眉心。

那一瞬间,种种虔诚的信仰,供奉给神佛的念力尽数化为了报应,向着心中的那些神佛索求。

一瞬间,清净之光,功德之水,须弥之香种种妙相落下。

叫他身上庄严神圣,比阿罗汉还要阿罗汉!

那一瞬间,业火之苦被神佛之力超拔,度化。

只需要念诵一声佛号,不用悟,不用学,即可身入极乐,超脱人间诸苦。

“这便是佛陀菩萨吗?”

知晦无比感动。

那老僧看到他身上的佛光,顿时坐都坐不住了,禅心一动,便跌落那荷叶。

“怎么可能?如此恶根深重,菩萨竟也来度他?”

“我九世修持,功果累加为何从未得菩萨度化?”

老僧目瞪口呆,不知不觉,业火已经烧到了他的袖子……

这一刻知晦心中的防线悄然失守。

被神佛拯救的感觉太好了!

仿佛苦海之中一根垂落的绳子,叫他在身缠无数痛苦的时候,轻易借助那股力量超离。

下意识的,他开始念诵那一段《四十二章经》,向着轮回更前处,接引恶业。

下一刻,九世恶业化为业火滚滚而来,天龙禅唱漫天佛光俱都被红光所夺。

一朵朵业火落在了诸僧的身上,烧的他们立地跳起,跌落湖中;烧的他们袈裟成灰,骨肉焦枯;烧的他们心神不定,禅定被破!

这一刻,金莲所在的这一片水域,漫天火海淹没了一切。

偏偏莲花在湖中金光越来越盛。

崔啖下意识的低头一看,登徒子的眼光穿过了那扭曲的幻月,却看到一朵黑莲赫然倒映在湖中,正在缓缓绽放!

此刻,金莲也终于缓缓盛开了!

看着湖面上和倒影中的两朵莲花,一种由衷的恐惧终于袭上崔啖的心头。

那究竟是一朵黑莲,还是金莲?

那莲花中的,究竟是佛宝还是魔宝?

“不可能!”老僧挣扎摆脱幻境,爬上了荷叶,但他没有注意到幻境居然无比轻易的就被他们摆脱,便是那些明显六根不静的和尚都能爬上荷叶。

看着那渐渐盛开的莲台……

他咬牙道:“我等念经三日,那莲花一动不动,为什么他一朝顿悟,莲花就开了?”

也有佛门弟子不可置信。

“难道苦修真不如顿悟,累世积修,不如一朝成佛?”

崔啖诺诺道:“有没有可能,那不是金莲?”

但他的声音转瞬淹没在了僧人的躁动之中,有人迫不及待爬上金莲,朝着里面望去。

却见金、银、琉璃、珊瑚、砗磲、赤珠、玛瑙佛门七宝镶嵌的九颗莲子大放光明。

一圈圈佛光笼罩,端是宝相庄严。

冲上去的和尚紧紧抱住了一颗莲子,将它撬了出来。

顿时,莲子在他手中绽放三品莲花。

他一屁股坐了上去,所修的神通,法力,功德俱都化为一轮圆光悬在了他的脑后。

他又惊又喜,颤声道:“我成正果了!”

“这莲台将我累世的修为,功果,还有我金身的修持尽数成就,这是一尊果位啊!”

话音未落,落水的僧人再不顾之前的默契,疯狂的朝着金莲爬去。

纵然他们身上还燃烧着业火,但只要抢到一枚莲子,便会根据他们累世积修,绽放一朵莲台,一屁股坐上去,诸般苦难皆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