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认亲 平端叫人……升起几……(2 / 2)
他道。
“什么?”赵芯儿有些懵。
袁子琰轻咳一声,“方才的话,再说一遍。”
被他握着腰又说了几遍,赵芯儿脸蛋红红的,再也不肯说了。
没多久,袁子琰突然道:“包子年龄也不小了。”
赵芯儿点了点头,是不小了,包子比她还要大一些呢。
袁子琰:“应当找一门亲事了。”
赵芯儿疑惑的看向他,思索了半晌后,点头道:“也是。”
袁子琰:“包子伺候你许久,尽心尽力,自然不能慢待。”说到这儿,他语气一顿,又道:“我这里倒是有个不错的人选。”
赵芯儿来了兴趣,“谁呀,我可认识?”
袁子琰点头:“我觉得李程不错。”
赵芯儿一听,便皱起了眉,“不好。”
包子不喜欢李程,且他还没包子能打,蹲个马步都能抖成那样儿,瞧着有些虚,配不上她的包子。
袁子琰又问:“那你觉着李威如何?自那日他被包子打了后,便时常念叨着包子。”
赵芯儿仍旧摇头:“不成,要找个能打的过包子的。”
袁子琰眉头一皱。
得,砸手里嫁不出去了。
包子回来那日,是于娘子亲自送来的。
说是为了感谢赵芯儿这些时日对包子的照顾,还特地来她跟前儿请了安。
“于娘子不必多礼,坐吧。”赵芯儿吩咐包子将人扶起来,又叫春暖去沏茶。
于娘子拘谨的坐在旁边。
赵芯儿突然问:“你那日将我认成别人,那人可是长得与我相似?”
于娘子点点头,叹道:“您与我家夫人长得很是相似,夫人先前曾有一女,只可惜很多年前,便走丢了。不知夫人,是何处人士?”先前包子倒是说了几句,只不过,也只知道她后来到澧县投奔祝家,其父母到底是哪里人,包子也不知。
赵芯儿点头道:“那这般说来,于娘子应当是真的认错了。我父亲是湖城人,母亲是澧县人,应当不是您口中所说的夫人,且我小时,也未走丢过。”
说完,她便瞧着于娘子先是一愣,随即面上带了几分失落。
“如此说来,的确是我认错了。”
赵芯儿又道:“于娘子不必气馁,若不嫌弃的话,我叫将军府这边也帮你打听着些,助你早日找到你家小姐。”
“夫人心善,妾身感激不过。”
于娘子走后,赵芯儿便左右打量了会儿包子,最后吐出两个字:“胖了。”
亏她还整日惦记着包子,没想到她在外头,过得可比将军府要舒服多了。
瞧瞧,不过几日的功夫,便胖了一圈儿呢。
片刻后,她又道:“吃了这些日子肉,也当吃些清淡的。”说完,吩咐春暖,“叫小厨房那边,这些日子多给包子做些素的,鸡腿便不要加了。”
包子听后,仿佛晴天霹雳。
对此,袁子琰喜见乐闻。
回来听说了这事儿后,唇角便翘了翘,也吩咐了春暖一句。
“夫人说的没错,是该吃些素的,平时多看着些她,别叫她偷吃。”
春暖假装看不到旁边包子哀怨的眼神,福了福身子,“是。”
如今,天气越来越暖了,白日里脱了袄子,也不觉着冷了。
将军府园子里头的花,有大半都已经开了。
再过几日,便是花朝节。
袁子琰有几天休沐,便来问赵芯儿,花朝节可要出去踏青。
赵芯儿在京城这许久,还未怎么出去过,闻言倒是来了兴致。
“我们去哪儿踏青?”
袁子琰思索片刻,道:“城外东南方向,有一座寺庙,名唤古茗寺,听说花朝节那日十分热闹,京中不少姑娘太太们,都喜欢过去拜一拜佛,顺便赏一赏山中景色。”
赵芯儿眸子中带了几分向往:“那便去那儿吧。”
袁子琰点头,吩咐下人去安排了。
后来,赵芯儿还特地问了春暖,“春暖,你可听说过古茗寺?”
春暖闻言,便笑了下,道:“自是知道的,听说那寺庙很的姑娘太太们的喜爱,无论是求姻缘还是求子,都很灵呢。而且,我听人说,古茗寺中有一颗百年老树,只要与心上人在上头挂了写上心愿的香囊,便能生生世世在一块儿呢。”
说到此,春暖微微红了脸,眼中也露出几分向往来。
“当真这般灵?”赵芯儿眸子一亮。
随即,看向一旁的春暖夏圆,见两个小丫鬟都微微红着脸,遂笑道:“怎么,你们几个小丫头片子,有了心上人?”随后又叹气,就是旁边的包子,一脸平静,瞧着不曾开窍的模样儿。
春暖夏圆不好意思的垂下头,嗔了一声:“夫人,我们二人不想嫁人,只想一直服侍夫人。”
包子见她俩这么说,赶紧道:“我也是!”
赵芯儿头疼的瞪了包子一眼。
你是什么是!
先前夫君说的,倒是提醒了她。
且包子比春暖夏圆,年纪要大一些。
想了想,她道:“若是你们哪日有了心上人,便来与我说,我定会给你们做主,给你们准备好嫁妆,风风光光的将你们嫁出去。”
春暖夏圆微微红了眼眶。
包子苦恼的道:“我不想嫁人。夫人,我今日想加鸡腿,您能给我做主吗?”
赵芯儿无情拒绝:“不能。”
自那日后,赵芯儿便期待起去古茗寺来。
终于,到了花朝节前一日,袁子琰总算休沐,准备启程去古茗寺了。
他们打算今日过去,在古茗寺中住两日,等花朝节过了后,再回来。
赵芯儿左思右想,带了春暖夏圆包子一同前去。
春暖夏圆瞧着,已经到了春心萌动的年纪,对这次古茗寺之行很感兴趣,赵芯儿不忍撇下她们。
至于包子呢,她是想着,那边儿许有许多小夫妻和一些未曾成亲的未婚夫妻,郎有情妾有意的,说不定能叫一根筋的包子也开了窍,想嫁人了呢!
但是包子体会不到她的苦心,甚至不愿意来,她听说这寺庙里头吃的都是素的,很是抗拒,还是被赵芯儿拘着来的。
为了这几个丫鬟,赵芯儿是操碎了心。
古茗寺离着京城并不算近,马车走了约莫两个时辰,才到了地儿。
到地方之时,已经到了晌午。
包子虽瞧不上这寺庙中的吃食,可路上有些饿了,一直问到哪儿了。
赵芯儿眼不见心不烦,直接给了她块点心,将她撵去外头驾马车了。
马车摇摇晃晃的停下,外头传来包子有些蔫吧的声音。
“夫人,古茗寺到了。”
赵芯儿眸子一亮,忽略掉包子愁眉苦脸的样子,便迫不及待的撩开了帘子。
他们到的是山下,古茗寺是在山顶上。
因为是寺庙,为表诚意,大多来礼佛的人马车都是停在山下,走着上山的。
这里树木郁郁葱葱的,山间还有几棵开着花的树,远远瞧着过去,很是好看。
被袁子琰扶着下了马车,赵芯儿一改之前的疲惫,小脸儿都是明媚的。
“将马车停在下头,我们走上去吧。”赵芯儿道。
“依你。”袁子琰说着话,将她扶下马车,“若是累了,便同我说。”
赵芯儿弯着唇点头。
恰巧这时,旁边传来一道有些熟悉的声音,“袁将军,袁夫人。”
扭头看去,居然是碰到了赵紫兰。
她今日打扮的很是素雅,不过瞧着也很是漂亮大气。
赵芯儿也朝着她笑笑打了声招呼。
不仅赵紫兰,赵芯儿到了古茗寺中才发现,祝府的几位小姐,还有崔府的姑娘,今日都过来了。
崔兰宜也是在路上碰见的,她是跟着崔二夫人一起来的,遇见的很碰巧,干脆一同往寺庙上走。
而祝家的姑娘,则是到了古茗寺里才碰到的。
赵芯儿体力不济,爬山爬到了一半儿,便累的额角冒了汗,两条腿也酸软的不行。
袁子琰见她撑不住,遂扶着她道:“可还好?”
赵芯儿咬了咬牙,道,“继续往前走吧。”
袁子琰微微皱眉,语气似乎带了几分责备:“不舒服便不要硬撑着。”
说完,便上前一步,蹲在了赵芯儿跟前。
他淡声道:“上来。”
赵芯儿咬了咬唇,趴在了他的肩膀上。
见旁边崔兰宜朝着她挤眉弄眼的笑,还很不好意思的用帕子捂住了脸。
赵芯儿有人背,崔兰宜可就惨了,上了山后,累的气喘吁吁的,发髻都跟着乱了。
她羡慕的瞧着赵芯儿,先前,京中的贵女总嫌弃大哥哥是个莽夫,不知道疼人,可她瞧着,大哥哥可比那些公子哥儿,会疼人多了。
不光崔兰宜羡慕,袁子琰背着赵芯儿往山上走之时,还被不少京中的贵女给瞧见了,认出来了袁子琰后,一个个便忍不住瞪圆了眸子,十分不可置信的模样儿。
虽说早就听说袁将军夫妻感情不错,但也没想到,袁将军一介粗人,竟是这般宠妻,那些先前还嫌弃他的贵女,别提多后悔了。
今日,陈明萱兄妹与韩钰也来了古茗寺,陈明萱看到这一幕后,下意识看向韩钰,眼神中带了几分期待,谁知,竟瞧见韩钰愣愣的看着袁将军夫妻二人,并未看她,顿时皱紧了眉。
大概又过了一刻钟,袁子琰与赵芯儿终于到了古茗寺门口。
赵芯儿觉着这样不够端中,便拍了拍袁子琰的肩膀,叫他将自己放下。
二人正想小声说着话,旁边传来了一道带着调笑意味的男声。
“若不是今日瞧见,还不知袁将军竟是如此怜香惜玉之人。”
说完,男子的目光便落在赵芯儿的面上,微微眯起了双眼。
那小娘子面色驼红,眉眼精致极了,不知是热的还是羞的,眸中竟带了些许雾气,眼角一片艳红。
她漂亮的惊人,平端叫人升起几分摧毁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