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亮相(2 / 2)

加入书签

城池已经初显雏形,最少外围防御已经建好。

先是看到四角的角楼,三层建筑显的相当高大,城高九米,厚宽十一米,四角都有角楼,隔百步就有马面墙,有瓮城,各城门有城楼,有外延的箭楼,城外还有很近的火路墩和箭楼限制敌骑过于深入。

城宽长五里余,在内地是小城,在草原上就是不折不扣的大城,和青城的城墙周长相同。

也是和青城一样,只开南北两个城门,没有东西门。

这个城市注定会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军事基地,在将来还会是一个政治中心,贸易的话可以在城外进行,没必要进入城中。

所以居民数量不会多,这么大的地方就是一个军政要塞,两个城门就足够了。

城墙版筑夯土,四周还有窑厂在冒着黑烟,青砖都是用这些小窑厂烧制出来的,和记的军工司对这些事情已经相当的熟练了。

想在草原上开山取条石,还不如烧砖方便,最少泥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方便的很。烧砖除了开始晾晒需要时间外,一切都很方便,辎兵大队会带着大量的焦炭随行,到了地方就立窑和取土,用模板制成砖坯之后先晒后烧,张瀚在后世农村见多了这一类的小窑厂,一个农民家庭就能在一个夏天烧出十几万块砖,军工和军需两个司加上辎兵配合,筑城用的这些砖真是顷刻可得。

城墙垛头已经摆了不少火炮于其上。

张瀚抬头看去,见多是大样佛郎机和中样佛郎机,也有一些明军的二将军炮,数量不多。

这些火炮多半是明军九边偷卖,和记现在其实不太用的上了,也不怎么看的上眼。

买明军火器是几年前的事,当时和记自己的军工生产跟不上,大量的军台火路墩需要火炮助守,有了炮,蒙古人近不得,根本不必担心被其攻破,或是被其攻破的话对方也要付出惨重代价,火炮因此数量严重不足。

好在和记有钱,九边的将领又胆大包天,盗卖万历中期前后工部所出的火炮毫无负担,当时铸炮讲究工艺,比万历后期朝纲败坏时的出产强过百倍,佛郎机也是万历年间开始大量仿制,工艺质量比原产地还要好。

和记弄得了大量的火炮,分给各军台墩堡使用,现在南城这里应该还是当初买的炮,摆在仓库里也是白放着,放了一些在城头,用来操练炮兵新手也是好的。

真正得用的还是城头上的那些重炮,守城用重炮,最轻也是十二磅炮,是辎兵大队辛苦从李庄运到库伦的买卖城,又从买卖城辛苦运过来。

十二磅炮,十字链推广位

最快更新 ww.60355.com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