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章 道路(1 / 1)
眼前的官道真的是笔直如线,好似在棋盘上划出来的一条直线,虽然并不很宽,也就是秦驰道五尺道的水平,但胜在工程没有偷工减料和敷衍成事的地方,这和大明官府修道又是截然不同了,道路夯实平整,平滑如镜,而且笔直向前,刀削斧刻一般,在草原上看到这样的道路对张子铭这样的人来说就如神迹一般。
其实在后世,这里就是张北往二连浩特的高速路的基址所在……草原上有的地方是戈壁,有的地方则是山路绵延,所谓的草原道路都是在合适的地方修筑,这条道就是后世有名的草原天路所在的地方,今人古人或是后人,择址修路都应该是从地貌相对容易,而且平素就是交通要点的地方开始兴修。
张家父子不明白的地方不光是人力和时间,也包括工具和大明一边的不同,和裕升这边修路,工具大约是大明那边的,差距之大,已经大到了叫他难以理解,并且很难相信的地步了。
“父亲也不必考虑太多。”张彦升说不明白,只是挠着头道:“反正明年夏初一定要把货备办好,买卖城是军司这两年利润点的主要来源,不仅是和裕升自己的买卖,也包括原本的青城汉商,陕商,张家口的晋商,京畿商人等北方诸多大商家都有份的。”
“这个我听说了。”张子铭还是望着那铺着薄薄一层雪的发呆,半天过后才又道:“我们青城商会已经商量过了,我们的土产和俄罗斯人的土产还有漠北的北虏有相当的重叠,所幸大家有不少地,干脆就先以卖菜和水果为主了,明年看看风色,如果顺利的话,为父会赶向南方,多办一些南货过来。线路则是考虑走海路,正好用和记的海船。”
张彦升听着,对父亲的盘算倒是相当的佩服,既有老成持重,不会孟浪冒险的一面,也有长远打算,及时跟上下注的果决……
“总之,这事尚有隐忧……”张子铭道:“若上头说一年半之后可以成行,我的顾虑反而要小很多。现在就是担心一件事,因为银本不足的事,张大人和军司的高层们心气逊谢,一边毫不客气的将张子铭带的熏肉分了好几块走,气的张彦升一阵牙疼。
待张子铭离开后,卢四才对张彦升笑道:“看来我们枪骑兵真是恶名在外,连令尊大人也是这般说法,他可是我们和记的理事啊。”
“军政商原本就是分开的。”张彦升道:“他是在商言商的人,军政都不太明白,更不要说纯粹的军事上的事情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