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零二章 财货(1 / 2)

加入书签

常威去平户时,特意叫船长从澎湖一带绕了一圈。

这是一艘已经满载的小型商船,长十四米,宽四米,标准的硬帆福船,名叫桦门堡号,载重四十余吨,装满了台湾这边的特产,也就是鹿皮和鹿肉为主,一些土特产为辅。

如果是铁器,就是从天津装船,最多到台湾补充淡水和给养,生丝的话也是从福建沿海装运直航便可。

近半年来和记船队和李家的船队联手控制了闽浙海面,海盗绝迹,那些海商也变得老老实实,交了平安状便得平安通过,没有人敢随便打不该打的主意。

在漳州,福州等处,和记都有自己的停泊点和收货点,沿海的守兵都打点好了,许心素这些沿海的大豪也是收起了傲气,转变了只和荷兰人合作的态度,开始与和记认真贸易。

销往日本的生丝量,每年都有固定的配合,荷兰人的配额是一万担,和记一年也差不多销这个量,日本此时的人口没有做过统计,估计也有两三千万人左右的规模,但其国内需要用生丝,每年都会购买的人群在逐渐增多,由于银矿的发现使得日本富裕了两道:“这些东西卸下来时搬运到大员,修筑新的大型城堡。”

何斌道:“那边我也去看了。只能说是四个字:其志非小。”

“也可以说是野心勃勃吧?”

“当然。”何斌悠然道:“政事,我敢说未来三年之内,我们最大的对手就是荷兰人。如果他们够聪明的话,也该视我们为最大的敌人。现在的变数就在于我们的造船能力还有人才的储备作养,在三年内能不能顶住压力,三年之后是否能够反击。在此期间,能不能稳住平安状的发放,还有对倭国贸易的收益,这些东西是至关重要的。”

“总要叫人看出点东西。”常威用赞赏的眼神看了眼何斌,知道张续文等人推荐的不错,眼前这个黑瘦矮小的福建人不愧也是在北方锤炼了两年多,不仅有福建这边人的精明和通晓海贸之事,也有北方那边的恢宏大气,看问题不是只看眼前,能看到整个大势演化,这才是勉强谈得上参谋顾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