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修邸(2 / 2)
现在军司又有过和记的军工司是吞金巨兽,也就是和记还吃的消,换了朝廷早就挺不住压力了。
军工司那边开工不足,导致这半年来新成立的各龙骑兵团普遍具甲不足,火铳和兵器还是够的,财务上再紧张也不能叫将士们赤手空拳的训练和打仗罢?甲胄不足,配给火炮不足,马车不足,各种应用器具不足,包括很多很重要的随身军需都不足,缺额一般都是在三成左右。
另外战马也是严重不足,每个龙骑兵团缺额都在三成以上,挽马和骡子也不足,导致各个辎兵大队都连续不断的向上打报告,辎兵也是向军司叫苦。
也幸亏买卖城建好了,北向的道路也完工了,现在的营造任务就是建筑却图北城和南城,这般营造却不归军工司管,而是军令司牵头部署,军政司负责完成。
最近连续调了二十多个辎兵大队,合计两万余人,先筑北城,再筑南城。
南城就是后来的乌里雅苏台,按说地理位置更要紧,但现在张瀚既不能觊觎科莫多,也不能西进天山,对卫拉特蒙古更是敬谢不敏,绝没有去招惹的念头,南城的战略要地的属性无形中就削减了许多。
建筑南城,更多的是和北城呼应,却图汗部南北几炒花在青城是谣言,其人并无确切下落。
这事定然是魏忠贤的想法,斗翻东林之后,朝政并无大的改变,东林党收的税阉党照样收而已,后来考据天启二年的赋税和天启五年的赋税,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所谓阉党收商税东林不收,完全是后世的臆造编派而已。
国之大事,在戎在祭,其实发展到大明这时,最要紧的是国家财计,然后是九边重镇的军务,再下来才是礼教刑名教化万民分派官员举行科考等日常事务。
财政已经是近乎杀鸡取卵,以魏忠贤的才干当然不能和唐时确定三司制度的那几个中国史上罕见的大牛人物相比,连张居正的水平他都是差的远了,对国家大政,基本上就是萧规曹随,并无太大变化。
边境之上,孙承宗快要去职,一时也不会有何起色。
要是能把炒花弄回去,大张旗鼓一番,好歹也算是一个政绩。
拿青城当政绩的心魏公公是绝对没有的,请功变成作死,天启皇帝脾气再好也不会放任魏忠贤这般胡闹。
不过就算这样也被张瀚给拒绝了,这是绝无可能之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