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储粮(1 / 2)
“老爷。”
一个长随进来,在徐光启身边轻声道:“按老爷的吩咐,多买了九十多石粮,已经运到府里来了。”
“粮价涨了没有?”
“涨了,没涨太多,涨了一分多一石。”
“再买些,买到一千石再说。”
“是,老爷。”
长随吓了一跳,一千石粮可是十几万斤,府里腾出来的房子都不一定装的下,老爷这是要做什么?
徐光启看了长随一眼,起身对客厅里的客人点了点头,说道:“寒舍有些家务事要老夫料理一下,诸君少坐。”
徐府是常常客满的,以徐光启的身份地位还有在士林中的名望,当然也还有天主教的教友们是常常过来拜访的,所以家中是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各人当然没有什么好说的,当下都起了下身,目送徐光启出去。
“听说玄扈公在囤粮啊,估计是这事。”
“无此必要吧?关门还是能守的住的。”
“我听玄扈公说过,就算这一次不破口,以后怕也不得消停,京师粮价怕时有起伏。最为关键的是老先生认为日后可能通州大仓会被隔绝,京师打过来,想过河都是相当的困难!
这个设想,在军事上是没有问题的,但一直到明亡,大明都没有财力物力和决心实施这个方案,明朝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力量做什么真正宏伟的规划了,只能是添油,损失一点添一点。唯一有雄心所为的就是在崇祯年间重修大凌河堡,结果城堡刚修好就面临皇太极大军围困,张春所部两万余人一战荡平,大凌河堡里数万精锐被全歼,祖家军损失惨重,祖大寿投降,杀何可纲,辽镇最后一点血气也荡然无存了。
“觉华没有炮。”孙元化有些生气的摇头,说道:“关门上火炮不少,我早就说要移几门去觉华,就算是宁远,也没有必要留十一门火炮,有六门就足够了。这是重炮,打放时天崩地裂,足可打乱任何队列,攻城无队,还怎么攻?袁大人虽然有担当,但过于谨慎了,十几门炮全留在宁远,高第更是糊涂蛋,觉华一丢,我看他们怎么交代。”
徐光启并没有幸灾乐祸的感觉,相反他感觉很痛苦。
这些年来,敌人一直出招,大明也在努力应对,但总是棋差一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