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后宅(2 / 2)
一路看来,范永斗已经知道自己和张瀚完全不是一个层级上的人了。张瀚一手经营的这一切,自己想都未曾敢想过,范家实力最强的时候,范永斗也最多是想过要掌握对北虏的走私贸易,赚出几话。”
“哦,好,我先去请娘亲。”
常氏现在几乎只持斋念佛,别的事情都不是太上心了,几乎对外事不管不问。儿子出息很大,没有什么叫她操心的,望五十的妇人就把自己沉浸在佛经里头,每天把精神寄望在虚无缥缈的来生。
不是常氏嫌今生不好,只是她极为想念自己故去的丈夫,特别是为丈夫没有看到眼前这一切而感觉伤心。
如果有来生,常氏希望结发夫妻能相伴到老,而不是一个早早离去。
张瀚能理解这种心理,他对母亲这种礼佛寄托思念之情的做法也能接受,反正就算几百年后,一窝窝往佛寺烧香的还是这些老太太,没有任何的变化。
张府大宅中从未有这般热闹,张瀚先往后宅小佛堂,请了常氏和两个舅舅出来,众人都是眉开眼笑,常氏也很欣慰。
不管怎样,少君一立下来,张瀚的事业也是由常氏的后人来接,常家的富贵将与张家绑在一起,以现在和记的实力,最少能保常氏在草原上的百年富贵。
富还好说,贵很难得。常家诸人都是从小经商的,在轻视商人的大明,特别是民风较为质朴的北方,商人的地位还是相当的低。
蒲州张家也是世代由商而读,培养子弟读书做官,终于出了个张四维把家族带到了士绅阶层的层次。
但如常家这样的商家,虽然豪富,但距离真正的士绅家族距离还是很大的。
很简单,天启皇帝在张瀚刚冒起的时候就知道他是张凤磐的后人,并且给了相当的信任。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商家子弟,可能和记在刚起步的时候就会面临打压了。毕竟大明的团练可不是谁想办就办的,规模和人员都有严格的控制,这就是名臣之后的好处。
至于草原上就更不同了,张瀚迟早会建国称号,现在和记的实力比当年的俺答汗可强多了,俺答汗都是顺义王,难道张瀚将来当不起一个王号?自立一国为国主,建号称王,这是最差的结果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