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处置(1 / 2)
最叫朝廷明白又不便说出口来的就是,广宁根本不是大明辽镇收复,而是十三山的团练收复回来的。
其中的主力兵马居然是和记,毫无疑问,朝中的大佬们又将和记的威胁上升了好几个层级。
虽说袁崇焕的奏报中再三强调,十三山团练其首领杨二的忠义之心不必怀疑,其愿与大明合作收复广宁,并且愿意居中联络蒙古诸部,达成包围后金的大战略,但朝中对此还是充满疑虑,内阁和魏忠贤用各种渠道提醒袁崇焕,切勿掉以轻心,不管是蒙古诸部还是广宁的十三山团练俱不可信,需要加强戒备和多加小心。
“皇兄,要立刻想办法啊。”信王也在殿中,白皙的脸庞涨的通红,整张脸上满是愤怒之色。近来信王到宫中的次数有些多,主要是大婚在即了,天启和张皇后正在替信王张罗大婚的事情,信王今年十六,其实还没有满十六,在男子来说还不到加冠的年龄,按说是结婚有些早。
信王成婚也是件大事,主要是大家都希望信王能早点成婚,早些生下王子。
皇帝无子嗣真的是一件大事,特别是皇帝即位已经六年至今无子,光有一个信王都不是太保险了,最好信王先多生几个,这样大明的皇位后继无人的危机才能解除。
虽然亲藩众多,但合适的只有信王一个,光宗皇帝只有此两个成年的皇子,如果皇帝和信王都有意外,那就只能从光宗皇帝的兄弟子侄中挑选合适的人选。
“吾弟稍安。”皇帝做了一个手式,令着急的信王安稳一些,不要太过急切。
这件事皇帝要仔细的气,但对普通的下人则不假辞色,甚至犯过之后会毫不犹豫的加以严惩,所以王府的人对信王都十分畏惧,不敢有丝毫怠慢。
王府的正殿叫银安殿,信王轿子没有停在正殿,而是穿过二门,在内殿门前停下。
一大群太监躬身等候,等信王下轿之后,众人赶紧问安。
信王没有出声,沉着脸点点头,他的瓜子脸的下巴显得有些尖。
众人都没敢出声,曹化淳原本要回禀打听来的信王妃的消息,这时也赶紧作罢。
所有人都看出信王殿下情绪不佳。
四周都是红墙和高高的殿顶,走在这样的地方人其实相当压抑。
在后世人们进这样的地方只有好奇和旅游时的轻松和愉快感,而常年居住在其中的人则感觉会完全不同。
信王没有再坐软轿,只是沉着脸在前头走路,过百人浩浩荡荡的跟在王爷身后。
这场景有些可笑,不过在王府中定然没有人敢笑出来。
信王寝殿其实是一个大四合院,两边偏厢,中间正房,四周用游廊相连,中间是大天井,西南角有井,中间种着桂花树和一些盆栽的作物,春天了,不少花开的正好。
在花香阵阵中信王终于回到了自己的住所,感觉一阵轻松自在。
在外,人们视他为储君,但又提防着他,不敢随意表现出与信王的亲近。
因为皇帝毕竟才二十来岁,谁知道什么时候哪个后妃突然就怀上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