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一十九章 求全(1 / 2)

加入书签

现在的孔宅占地四十余亩,相当阔大,前宅门房,仪门,二门,影壁,正堂,两厢,左右套院,再往内是内院内堂和好几个套院,都是一正两厢的格局,加上后花园,厨房,茅房,马厩,房舍共有澜常有议论的……”

“怎说?”

“孙阁部长于吏才而短于将才,长于琐碎而短于谋划,长于人情而不免法度废驰,长于谋身而不免失锐气……今看辽西大局,几乎都是被张文澜说中了啊。”

“辽西现在复堡无数,一路北推到锦州和大凌河一带,一旦重修大凌河城成功,必复广宁,复广宁则再控三岔河,东虏又困于辽中和辽南不得复出,这都是阁部之功。安辽民数十万,复辽镇兵马十数万,使东虏两年不得窥辽西,寸土未失,这样的局面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吗?”

孙元化龙率二百人至敌后,到现在已经有战兵数万人,而且持续不停的派细作投毒用间,派小股部兵与虏交战,陆续也有几百颗直夷首级交上来了,另外还在袁公的调派下和水师登州镇一起骚扰辽南,收复旅顺,一度收复金州,使建虏两蓝旗和两红旗不得不在辽南和宽甸一带驻防守备,辽西大军十几万人,用饷最高过五百万,全用来修城铸炮?实战在哪里呢?而其实还是诸将没有信心,不敢出战,阁部大人为了恩结于下,对辽西将门根本不敢触动,只是推一个马世龙出来有何用?修堡不战,便是长于吏才而缺将才,不能打破将门藩篱,逼迫诸将主动出战,就是长于人情而不免废驰法度,而久驻关门连宁远也不肯去,更不要说去锦州或是大凌河一带,比起当年熊公经略辽东时的勇气实在相差很远,而且从天启二年至今,已经上了数十疏请归京师,近来上疏已经在辞官,这就是长于谋身而失锐气,初阳,可能我说的太直白,也有些刻薄,毕竟孙阁部对稳定辽西大局是有功的,但我敢断言,这样一年几百万砸在辽西,各处分润这么庞大的财富,各方势力已经根深蒂固,一旦阁部如愿去职,则辽西谁能复制这些将门和相关的官吏?到时候辽西必成藩镇,而且反过来挟持朝廷……”

“够了,够了!”孙元化面色相当难看,摆手止住了孔敏行。

辽西军只修堡不出战,这是事实,用饷过多,乃至朝廷不能负担,孙承宗今年主动削减军饷,一共才减了不到二十万两,连零头也不够。另外就是孙承宗的调配之功还不如袁可立,虽然从孙承宗到李邦华再到袁可立都是彼此配合行事,但水师和登州,东江,这些地方都是袁可立直接调度,而不需要经过孙承宗的允许和批准。还有就是孙承宗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确实是接连不停的在上疏请求离开辽西,怎奈天启皇帝对这个师傅无比信任,加上这几个大的战略态势转好,所以皇帝认为孙承宗不能离开,有他在辽西就安若磐石,所以孙承宗一时脱不开身,只能继续呆在辽西困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