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六十六章 打量(1 / 2)

加入书签

第一千六十六章 打量

李贵骑马攒行,一路均是青石板路,马蹄踩踏在上发出笃笃的响声。

也有不少军人和官吏骑马来回,还有一群群的汉商在城中安顿着,他们租住或买下民居院落,正在搬家,也有很多商人在北边的仓储区那里踏看,寻找最合适自己商行的库房租下来……买是肯定不行的,这边的房价远高于大同府城,甚至可以与京师比肩,这也并不奇怪,买卖城这边的建筑成本超高,很多东西,包括那一枚枚铁钉都是从两千里外运过来,建筑成本能低才奇怪。

再有钱的汉商,能花几百两上千两在城里买一幢两进的小院已经算是相当的豪气,想买那种百步深几十步宽,高过四丈的大型仓库,一出手过万两,暂时还没有人能下定这个决心。

除了汉商之外,就是俄罗斯人一群群的在街面上晃荡着,暂时还没有开市,就算是开市也是官方为主导,私人交易在其后,所有俄罗斯商人的货物基本上是被统筹管理的,只有在打响头炮之后,剩下来的私货会叫那些商人自己想办法出售,不管是卖银子还是换货,那时候就由得他们自己处理了。

连李贵也是多看了好几眼,斯拉夫人也是金发碧眼的多,不过头发是浅色,还有灰色或是褐色,眼珠子蓝色多,也有浅蓝色或是灰蓝色,多半都是身量很高,肩膀很宽,身形相当壮实的模样,头上戴着圆筒式的皮帽子,身上是斯拉夫长袍,也有人穿着哥萨克的服饰,身上一般都佩着短刀,也有人佩戴顿河弯刀,还有一些商人腰间插着短铳,或是手中拿着长铳……不说话的话还以为这是一群正经的冒险者和哥萨克,然而他们却是正儿明,人们穿着漂亮的衣袍,生活富足,举止文明,在西方人的记录中,中国人一直被称为文明国度,欧洲很多哲学家也对中国敬佩有加,一直到英国人出使之前,中国向来是以强大和文明著称,被认为是欧洲之外唯一的文明国度。

如果不是有这种认知,当时已经殖民全球的英国人又怎么会在乾隆晚期,很象样子的派出了几百人规模的大型使团出使中国呢。

总之在俄罗斯人的眼中,南方的邻居真的比蒙古人强大和文明太多,而城市中时不时出现的一队队的持火铳的正规军人,也使他们打消了很多该有不该有的念头……这个时代,只有欧洲最富裕的国家的陆军会有正规的军服,甚至有很多国家在一百多年后才有真正配套成型的军袍,俄罗斯此时的军队就没有统一着装,国家的常备军都很少,更不要说花大价钱来给军队置装了。

而城池的商团军驻军都是一水的灰色军袍,和大明人长到鞋子的长袍不同,军人们穿着到靴筒的短袍,袖口收束起来,胸前两排铜扣,军衔胸章俱全,加上束在腰间的制式皮制革带,悬挂着子弹盒和火药盒,加上水壶都是制式的,整队的士兵走在一起时,具有相当的威势和仪式感,这令得孔武有力,彪悍勇敢的哥萨克们也感觉到敬畏,这并非是他们认为自己的武力和胆略就不如这些商团军的军人们,而是尚武者对整齐划一的军队潜意识的尊敬。

军队能打不能打,很多东西从细节就能看的出来,保持严明的军纪和完整的队列,加上精良的武器,这种军队不需要打,首先在人们眼中就是一支合格的强军。

李贵不停的在大街上穿梭着,感受着和张家口新平堡等贸易城堡完全不同的东西,一路飞驰进入军营。

……

“小子们,要打仗了。”

任敬一边对一屋的近侍军官喊着,一边摘下军帽,擦着汗坐下来。他身边一个是夏希平,一个是军司中层人员打扮的中年男子。

早晨被张瀚召见过后,过了午时任敬才回来,任敬先是灌了几口茶,接着便是请夏希平和那个中年男子一起坐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