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群英(2 / 2)

加入书签

熊廷弼,洪承畴,卢象升,袁可立,孙承宗,孙传庭,这几个人可谓是明末文官群像中的最杰出者,不论操守,只论能力,袁可立和洪承畴,卢象升三人可谓顶尖,其次才是熊廷弼和孙传庭,孙承宗等人。

袁崇焕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从其经历来看也算是顶尖能力,只是性格里有致命缺陷,所以算不得第一流。

“老师应该会推辞。”卢象升道:“自魏阉用事,老师已经多次上疏表达不满了,怎么会在这种时候接受。”

“有理。”文安之道:“听说老师家门前常有不明人等转悠,应该是东厂的打事番子。”

“不妨的。”卢象升道:“老师简在帝心,如果不是阉党用事,其实早该起复,最少在皇上心里,老师是最佳的本兵人选。”

天启确实是对袁可立的能力相当认可,如果袁可立没有被排挤去职,还在登莱巡抚任上,甚至给他加总督头衔也无所谓,那么沈有容和登莱水师还会得用,毛文龙就算有不满也不可能脱离登莱方面的管制,对东江,登莱,水师等三方面袁可立都能做到有力的管制和协调,整个辽南和宽甸皮岛一带的局面会比现在要好上一百倍,东江也不至于渐成势大难制之态。现在朝廷对东江已经很难有效节制,基本上就是毛文龙说了算。

要打就打,要守就守,战报胡说才,政治军务上表现一般,但不管怎样将来肯定能到京卿显职,状元名声不显的太多了,但只要是状元,入阁不一定,京卿中较好的位置多半还是能到手的。

王家彦字开美,也是福建人,与黄道周同籍,年岁也相差不多。其喜好是看兵书,说兵法,在同年中以知名闻名,做事精明勤谨,观政进士结束之后并没有分配,吏部的意思是放他出京,现在还在择一个地方叫他去当知县,按诸同年在吏部的消息来说,估计是分到南直隶或浙江,都是比较好容易出政绩的地方。

这些人都是天启二年进士中的杰出之士,汇集在黄道周家里,也无形中形成了一个政治上的小圈子,也可以说是东林党人的外围成员组成的小圈子,并非核心,所以才能在现在的朝局下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冲击,甚至还各有上升的渠道。

“来,这位是史可法史宪之。”黄道周指着一个长身而立的青年向卢象升等人介绍着道:“这位是左东乡公的入室高徒,左公当年对诸子说,你等碌碌无为,能继承我一身功业的,非此人不可!嗯,就是眼前这位了。”

黄道周是很少应酬人的,他虽不似刘宗周那样过于刻板,但好歹也是儒门宗师级的人物了,同年之间往来时说笑几句就是极限,其余普通的官员或名士想上他的门都是千难万难,更不要说得到他的夸赞了。其人骨子里相当的刻板守礼,在举兵抗清失败后在南京被杀行刑,临行前还记得自己欠人的字画未完成,于是施刑之前从容写字画画,一丝不苟,水准不失,生死大关才是最考验人的时候,真道学还是假道学,在这种关头一试就知。

能被黄道周用心夸赞的人,岂是凡俗,众人神色都热络了许多,纷纷向其见礼。

尽管史可法明显是提前进京来准备考试的举子,还并没有进士头衔在身上,众人也是以平等待之的态度来相交。

史可法笑而拱手,与众人一一见礼,人家揖拜时,史可法便多弯一下腰,以示敬重,起身之后,神色如常,绝没有显露出刻意的巴结讨好或是自大之色。

其不卑不亢,神色从容,仪表气度相当出众。

这个亮相,叫众人都认可了黄道周的说法,眼前史姓青年,不愧是东林党人普遍看中的后生小辈,未来十余年后,只要中了进士,就会成为一时名臣,仕途不可限量。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