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诛心(1 / 2)
毛承禄羞恼之下,冷冷的道:“毛有俊你既然这么荒唐糊涂,我会禀明大帅,要重重办你的罪。”
“随你好了。”毛有俊无所谓的道:“东江战兵,大帅不会全交给你,我和你闹不和,最多把我发配到陈副将那里去,你毛承禄也是副将,能把手伸到陈副将那里,我就算你厉害。”
毛承禄咬咬牙,知道眼前这厮算是看明白了。
长期以来,毛承禄是毛文龙诸义子之首,毛文龙收义子,义孙,甚至重孙很多。东江镇只要出名的将领,不是干儿子就是干孙子,而毛承禄一直是替毛文龙统领内丁,是心腹中的心腹。东江内丁当然是战力最高的部曲,皆是毛文龙拔取的心腹精锐,供奉最高,铠甲兵器最为精锐,但这支部队一直没有怎么象样的打仗,主要原因还是毛文龙虽然也算得英雄,坚忍不拔,心存大志,但他缺乏一种百折不回,勇于面对强敌,奋起而争的气势。
没有这种气势,养兵再精,也不能用在正途。
而就算毛承禄为心腹爱将,统率内丁,毛文龙也始终扶持陈继盛等人,作为对毛承禄的制约力量。
历史上毛文龙死后,被金人称为“毛大”的毛承禄领东江四协中的一协,后来袁崇焕将东江再分为两协,陈继盛以副总兵领一协,而刘兴祚也以降将身份独领一协,并且是以刘为主,陈为辅。
毛承禄自此失去大权,心中的不满如野草滋生。
到皇太极伏击杀死刘兴祚,岛上刘家兄弟大为不安,而陈继盛等人一直对袁杀毛文龙不满,刘氏兄弟则拥袁,袁崇焕被崇祯杀后,刘氏兄弟心中不安,刘兴祚轻易被俘杀,刘家兄弟心中也充满疑虑。
加上皇太极使人挑唆,刘兴治等人决定杀人自保,因为刘家二十年前就投了女真,在女真人中也是根深蒂固,他们麾下有七龙抗金的汉子,后来居然走上歪路,并且最终落了个千刀万剐的下场。
毛承禄此时当然不会知道自己的未来,他志得意满,满脸都是虚骄之气,也不怪他如此,内丁归他掌握,又加封到了副将,在东江镇除了寥寥几人之外就无人能对他形成威胁,最要紧的是大帅信任,毛文龙虽有一些制衡之策,但东江之内,最信任的其实就是陈继盛和毛承禄两人。
“以前一直觉得十二团的温忠发和秃头不是玩意,有强兵在手不肯打,现在看来人家是不想趟咱这里的浑水。等和记动了,怕就是雷霆万钧,毛承禄,到时候你就知道你们今日所为有多愚蠢了。”
毛承禄身形一震,和记上次轰击皮岛,除了叫毛承禄失了宅邸和损失声望外,也是在其心理种下了极为深重的阴影。
那强大的战舰,威力巨大的龙孤悬海外太久,对朝廷的实力和自己的实力都没有明确的估算,也是在此之前他成功的扳倒了袁可立,使得毛文龙藐视文官的心态更加高涨,到崇祯年间袁崇焕重新上任,朝廷梳理辽镇财赋,不仅关宁兵减员减饷,对东江更是苛刻,在迫不得已之下,毛文龙只能选择低头拜见袁崇焕,而他也根本没有敢想象,袁崇焕居然就在岛上用尚方剑将毛文龙给斩杀了。
斩杀过后,东江诸将根本不敢擅动,那么多的干儿子干孙子,在大事临头的时候,居然无人替自己的干爹干爷爷振臂一呼,可见收这么多义子义孙,全无用处。
一支军队要有灵魂,毛文龙很显然没有真正掌握东江,他的野心,异志,还有平素的作法,使东江镇的整体作风偏软。
这一点来说还不如辽西军,最少袁崇焕被崇祯杀掉的时候,关宁兵二话不说就走人了,换了东江的将领就未必有这般胆略,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果然没差。
过于膨胀的野心和不对称的实力,这才是悲剧的根源。
毛有俊重新躺回稻草堆里,最少眼下的事情和他无有关系了,就算见到秃头,他也不怕。只是想到东江镇这一次上下的表现,还有大帅的表现,这个铁一般的汉子突然忍不住抽泣起来,泪水顺着眼眶不停的流淌下来,很快溽、湿了他脸颊旁的稻草,这个七尺汉子,委屈的如同三岁小孩一般。
……
毛文龙听了毛承禄的禀报,良久无语。
他敢带二百人出发,主要还是为了博击功名。
留在当时的广宁,不是说毛文龙看的出来必败无疑而出走,而是看的出来没有太大的前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