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奏捷(1 / 1)
程本直皱眉道:“既然这样,咱们该怎么做?”
“好几步棋,都要走。”李烟客目光炯炯的道:“对科尔沁的援助不要停,那些个首鼠两端的台吉对和记充满怨愤和不平,但他们又不敢动。我看和记迟早要把主力从科尔沁这边调走大半,留着一些守义州卫和十三山,照样能把东虏挡住,留那么多兵做什么?他们要去威胁蓟镇和宣大啊。兵力一空,科尔沁人的心兄去辽东,程老夫子去和科尔沁人打交道,但暂且都不要急,眼下还只是我们推测,要等正式的奏报过去再候朝命,所以不要急,不要乱了阵脚……”
“标下见过军门大人。”进来的校尉是祖大寿的部下,也姓祖,不过是家丁改姓之后当的军官,仪表堂堂能说会道,所以和袁崇焕这边打交道的事祖大寿都派这人过来。见了礼之后,这校尉就神彩飞扬的道:“祖帅和尤帅已经点检完毕,算上前几天锦州那边核算过的真夷首级,这一次大战,斩首共二,在天启七年之前的毛文龙确实对的起朝廷给他的名爵赏赐,东江也确实有相当扎实的硬功劳。
毛文龙短处在不能会战,但辽西也强不到哪去,柳河之役,好几个营的官兵,李承先鲁之甲都是辽西推崇的大将,结果渡河之后遇着一个牛录的女真人结果就是惨败,大将在淤泥中被人割了首级,损失几百披甲将士,因为这样的惨败,孙承宗也无颜留任,再下来才是宁远之战的惨胜。
到宁锦大战的胜利,辽西兵马才算真正立了起来,重新恢复了实力,这一次的斩首大功,代表意义十分深刻,公平的说,比起东江的零星偷袭获得的斩首,其意义要更加重要许多。
“诸公,”袁崇焕站起身来,神色严肃的道:“邓兄几位帮我拟稿向朝廷奏捷,宁远和锦州要继续戒备,多派哨骑确定虏骑已经退兵,不可麻痹大意。其余诸位,可以先行准备,待朝廷的旨意下达之后,我们再商量着下一步的行止。”
既保持进取的态度,也没有一下子被冲昏头脑,在场的几个幕僚都是先后点头,表示赞许。
而刚刚提出和记可畏,要戒慎小心的周文郁,此时已经只能重新站在角落里,已经没有人将他刚才的话放在心上,并且有所警惕了。
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