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64章 漠视李恪离去回海州(2 / 2)

加入书签

等到半年之后,这里估计也死了大半的人。

数千艏大船在大海上行驶。

新罗百济高句丽三国的海岸都严禁以待。

他们心中惶恐不安,担心李恪会光临他们的海岸。

东瀛的事情他们看得清楚,四国联军都挡不住李恪的大军。

如此恐怖的大军,他们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能力抵挡得住。

故而担心李恪会杀向他们。

还好。

大船不快不慢离去。

根本就无视三国的紧张戒备。

看着李恪大军的离去,三国的海岸都松了口气。

他们都怕得要死,生怕李恪的船只掉头向他们某个国家驰来。

李恪离去的消息传回了各自的中枢,三国的皇帝各有想法,想要谋图东瀛的利益。

在东瀛国力还算好的时候,他们自然是给予尊重的。

但是,当一个国家没有实力和另外一个国家抵抗的时候,邻国就开始有意见了。

几个国家再次通信,并进行使者商议,就信的形式开始一个长达好几天的商量。

是对东瀛出手。

还是看在大唐的面子上,不对东瀛出手。

还有,去了东瀛,他们三个国家以后如何相处。

若是以后大唐再次攻打他们某个国家,应该如何应对。

等等!

一个国家的荒败,会影响很多的事情。

上到各国政府,下到各国的普通百姓,都受到影响。

在郑和宝船上的李恪不知道他们的情况,也不想知道。

他看着大海,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心中有些无尽的感叹。

这个时代的技术还是太过落后了,航船技术也太过落后。

自己现在处于的地图,不过是区区亚洲的一小部分而已。

如果有发达的航海技术,那么不单止是亚洲,欧洲、南美洲等等,都能够到达。

现在的那些地方,从社会方面上,和整体国力上,根本就比不上此时的大唐。

如果两国相争,那么拿下他们就是迟早的事情,国土再次能够增加。

可惜,终究是太远了,鞭长莫及,自己有心无力。

不过,接下来的时间,大唐可以修生养心。

好好发展科技,加快航海技术的发展。

未来的那一天,或者能够对大海的另外一边进行开战。

不过这个说得有点早,当前吐谷浑、薛延陀、西突厥等等都没有拿下。

如果想要将他们拿下,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还要进行民众消化等等。

想多了,想多了......

李恪摇摇头,暗叹自己想太多。

半天后,李恪大军就返回进入海州范围。

此时,海州海岸满是大唐百姓,全都在迎接着李恪等人的回归。

大船的踪迹刚刚出现,就有人大声呐喊。

“回来了,回来了,我们的影响回来了!”

“蜀王殿下千岁,烈阳军千岁,唐军千岁!”

百姓们热情高涨,纷纷欢迎李恪等人的回归。

他们已经得知李恪获得了胜利,取得了难以相信的胜利。

整个东瀛都被打爆,东瀛天皇被迫签下投降契约,还收获一大批粮食。

大唐,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胜利,以后别的国家想要欺负大唐都要掂量掂量。

的确,在李恪胜利消息回来之后,边关的异动立即消失,安定得很。

此时,李靖也在海岸边迎接李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