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97章 再建两条马路(2 / 2)

加入书签

然后又找到了吐谷浑的一些百姓。

一个个都宣传公路的好处,加强了两国的关系。

底层百姓都是很容易被煽动的,他们也知道大唐的强大。

强大的国家都推行的东西,他们自然也有想要的,需求慢慢有了念想。

将一切布局之后,杜如晦就让人将朝廷的意思带给两国的国王,夷男可汗和阿史那同俄。

“想在我国土上修建公路?”

“还是为了我的国民着想?”

“我看大唐他是疯了!”

两国的君王几乎是相同的意见。

他们两人都知道,吐谷浑之所以这么快失败,有很大原因是因为公路的原因。

公路让大唐的军队很快就达到了吐谷浑,而且这里面还涉及补给等等,也能够充分让大唐士兵安然。

后勤无忧,前锋才会所向无敌。

现在要在他们土地上修建公路,那不是给大唐机会,随时杀向他们国家吗?

“可汗,如果拒绝,恐怕后果难料啊。”

有大臣建议。

他们已经知道吐谷浑的情况。

也知道大唐现在有很厉害的武器,非常恐怖。

这个时候得罪大唐,后果真的很难料,可能会遭受如吐谷浑那样的情况。

那不是他们想看到的,也不是夷男可汗和阿史那同俄两人想要看到的。

哪怕三国都有心向北推移展现,将中心慢慢向北方移动过去。

但这里面需要时间的,不是时候一天两天就能够实现。

最关键是,他们是游牧民族,需要靠水源生活。

北方哪里有水源,现在还没有确定。

“可汗,我们其实可以答应的。”

“有水泥路,其实对我们也是有利的。”

“比如我们北迁,可以依靠水泥路进行运输水源等等。”..

有大臣提出意见。

水泥路的作用,他们已经听说过。

也打听过,知道情况如何,确实是很方便使用。

现在各国之中,也有三轮车这行东西,不过不是很普及而已。

如果能够配上公路,将会是非常有作用的。

“那不如直接自己修路?”

夷男可汗冷睁眼道。

修建公路,就是个大唐机会。

这相当于在自己的悬梁上挂上长剑。

“可汗,我们不会修啊。”

大臣们尴尬道。

“而且,如果不修,会不会......”

大臣们讪讪道。

尽管他们也觉得憋屈。

但更多还是担心国家和自己的命运。

肉食继续这样下去,他们担心吐谷浑的事情会发生在他们的身上。

“唉......”

“问问西突厥的吧,他同意我们也同意。”

夷男可汗最终变得叹息。

太憋屈了,大唐让他们感到无力。

好在,不单止是自己国家,还有西突厥一起陪同。

没多时,两国进行交流,最终同意了大唐的条件。

也就是说,两国原因出钱修路,但是要按照他们的线路去修。

消息传回长安城,杜如晦就高兴地带着消息去见李恪。

得知两国的条件,李恪笑了笑没有拒绝。

估计是想要绕路,使得降低大唐对他们的了解吧。

但路通知后,慢慢会有部落在两边定居的,对他们的影响才是最大。

对此,李恪没有意见,让杜如晦下去处理。

于是,大唐又建了两条公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