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当年事(1 / 2)
听到对方的嘲笑,朱祁钰一点也不在意,在他看来,这就是败犬的哀嚎。
他对老头说:“我还不知道你的身份呢,当年你是什么职位?”
“翰林院侍讲沈修!”
朱祁钰摇摇头,表示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你能一直跟着建文的后人,也算是忠心。你说说吧,当年是怎么逃出来的?”
“哼,我凭什么和你讲啊。”
“你们能逃过太宗皇帝的追杀,也算是有些本事,你们就想这么埋没了?”
这事对他们来说的确是值得自豪的事,所以沈修也没有再隐瞒,直接说了起来。
在朱棣的大军攻进城之前,朱允炆就知道自己要完蛋了。
当时他在自杀还是逃走之间不停的摇摆,最后是常森下定了决心,逃走!
常森是常遇春的儿子,当时是禁军副统领。
他安排人把朱允炆给送出了城,然后还布下了两路疑兵。
建文帝的属下分成三拔人,两拔带着假建文一个往南一个往西。
而沈修则是跟着真正的建文帝,一路往东南,去了闽省,最后从闽省出发,一直去了海外。
他们在海外的岛上躲了许久,后来因为郑和下西洋闹的动静太大,他们又逃到了思明岛,这才定居了下来。
建文帝在生下朱文基之后没多久,就因病去世了。
只留下他们这些忠心于建文帝的臣子,抚养着朱文基长大,然后看着他结婚生子,然后也去世。
这个沈修也是真的忠心,朱文基死了,他又养着朱遵铭还有朱香香。
沈修把他们的经历说了一遍,朱祁钰点点头说:“既然你们习惯在海上生活了,以后就在唐国生活吧。”
沈修看着他说:“你真的不杀我们?”
“要杀你们,在思明岛就杀了,没必要还带过来。”
沈修一想也是,于是拱手说:“多谢了。”
“你们好好的生活吧,只要不想着复国的事,就没有人来找你们麻烦。”
“我们早就没这样的想法了。”
说是这么说,可是实际上他们是怎么想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朱祁钰在唐国放下了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然后自己回到了大明。
胡濙的老家在苏省武进,他是以太傅的身份退休的。
所以回来之后,待遇十分的好。
他在家里平时没事养养花,喂喂鸟,小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快活。
无聊了,就找一些文人吟诗唱曲,他已经把这段时间自己和文人唱合的作品整理起来,准备找人刊印了。
就在这时,一个下人进来说:“老爷,有锦衣卫来了。”
胡濙皱了一下眉,他可没有掺合进什么不该做的事,皇帝应该不会掂记他啊。
可是既然人都来了,那就叫进来问问吧。
可是当对方一进来,胡濙都傻了。
“陛下,您怎么来了?”
“有事过来问您,所以就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