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朝堂之争(1 / 2)
当今天子赵仅为大魏第七任皇帝,登基已有二十三年。
三年前,下诏改元元嘉,并将三日一朝会,改为五日一朝。
昨晚赵仅在储秀宫就寝。
储秀宫的静妃是选秀时皇后亲自挑选的。
她婀娜多姿,该瘦的地方瘦,该肥的地方肥,一双杏仁眼如盘丝洞一般,只是看一眼,便令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这种人,放在民间,叫狐狸精狐媚子。
放在宫里,叫艳妃。
她入宫之后,六宫粉黛无颜色。
赵仅几乎夜夜临幸储秀宫,流连忘返。
其他妃子都对静妃有意见,唯独皇后淡然处之。
皇后年老色衰,已然吸引不了赵仅,静妃便是她留住赵仅的工具人。
今日有朝会,在太监的再三催促下,赵仅不得不起身更衣。
他哈欠连天,很烦朝会。
当初应该改为一月一朝。
那帮大臣太能唠叨,叽叽喳喳,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吵上半天,让人头疼,比蚊子还讨厌。
赵仅驾临万和殿,一落座,江廷便出列。
“启奏皇上,明州晋通县令王承宗上奏……”
听到这个人名,赵仅心烦意乱。
都把他贬成县令
了,王承宗怎么还不消停,难道非得要朕砍了他的脑袋?
宰相韩京眉头不禁皱了皱。
王承宗是死对头袁不屈的人,他不喜欢。
王承宗被贬,有他在背后推波助澜。
可江廷敢在朝会上提起王承宗的名字,就不怕惹皇上生气,再给王承宗一记暴击?
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江廷随之将摊丁入亩之策奏述一遍。
赵仅疲劳的眼皮猛然抬了一下。
作为天子,自小有天底下最好的老师授业解惑,学习,帝王术,无论心智和眼界,都是一流。
摊丁入亩,确实是一条良策,能缓解赋税危机。
只是,这么好的计策,为何偏偏是王承宗提出来的。
恶心。
不对。
赵仅了解王承宗,他读书做学问有一套,但即便给他两个脑子,他也不可能想出摊丁入亩这样的惊世之策。
他背后应该有人。
江廷继续奏曰:“皇上,王承宗在奏疏上说,提出摊丁入亩的是晋通县一个秀才,叫杨再兴。”
朝堂哗然。
令满朝文武一筹莫展的赋税难题,竟然被一个秀才解决了?
朝中诸公都是进士,竟然被一个秀才给碾压
了?
赵仅目光落在林万里身上。
“林爱卿,你是民部尚书,你怎么看?”
“启奏皇上,臣以为此举可行,若能推行开来,我大魏赋税至少增加三成,能解燃眉之急。”
“百姓再也不会为娶妻生子添了人丁而烦忧,一定会拍手称快,感恩戴德,山呼万岁,称颂皇上圣明。”
赵仅嗯了一声,赵仅点点头,又扫视一圈大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