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八百八十一章 土地流转的后果(1 / 2)

加入书签

袁守道骑马来到杨再兴的身边,与杨再兴并肩齐驱。

“杨先生,我倒是很好奇,为什么你们有如此强大的财力,能够给这么多士兵,每人都配备一套盔甲。”

杨再兴知道袁守道是在打探自己的老底,不过杨再兴也不在意,现在状况已经变了,身边都是自己的人。

十万人马想要保全自己还是非常非常简单的。

杨再兴说道:“其实也很简单,杨庄地处明州,那里是大魏的边境。”

“大魏的货物要想安全的卖出国就需要镖师,而镖师一般出价都很高,毕竟算得上是跨国业务。”

“而我们杨庄因为地理位置,再加上我在匈奴的身份,没有几个人有这个胆子敢劫掠我的货物。”

“同样,匈奴人的牛羊,还有动物的毛皮、酥油、奶一类的物品想要卖到大魏,也需要经过我们。”

“只需要经过我们杨庄,就可以保证他们的货物安然无恙,同时我也会向他们多收一笔钱,这笔钱我称之为保险。”

“只要他们愿意多花一点银子,按照货物的不同种类,我们会定不同的价格,从五十两到三百两不等,货物一旦出现损坏丢

失,我们照价赔偿。”

“同样我们杨庄自己也做点小生意,就比如我们有木炭,我们杨庄附近有很多很多枝繁叶茂的林子,每砍下一颗就要种下三颗,靠着这些木炭卖到草原上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杨庄还可以在冬天种出新鲜的蔬菜,在冬天新鲜的蔬菜可以算得上是绿色的黄金,要是拿到匈奴那价格就更高了。”

“杨庄能够养得起这么多的军队,能够把城池修得易守难攻城高墙厚,和我们杨庄开展的这些业务有很大的关系。”

“毕竟想致富先修路,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势力失想要强大第一步就必须要有钱,要有金子有银子,有了钱就有军队,有了军队就有底气,”

“知道朝廷为什么年年赤字,国库空虚吗?其实打一开始朝廷的制度就有问题。”

“士绅不收税,所有的税都只能从老百姓的田地里收,可人有旦夕祸福,普通百姓稍微碰到点事,比如疾病或者是婚丧嫁娶,可能就掏空攒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家底。”

“土地就成了老百姓最后的财产,为了渡过难关,百姓们往往会选择变卖土地,而谁能买

土地?谁有这个闲钱呢?毫无疑问就是那些士绅还有地主。”

“士绅不纳粮不交税,可土地经过层层流转,全都流转到了他们那,百姓没了土地就只能做佃农。”

杨再兴说到这儿嗤笑一声。

“朝廷的税收都出在普通的百姓身上,百姓没了土地变成了佃农,没了土地就不用交税,有土地的又不纳税,所以朝廷自然而然就国库空虚了。”

袁守道从来没想过这么复杂的问题,他想的最多的就是朝廷为何孱弱至此,就是因为朝内奸臣当道。

如果按照杨再兴的说法的话,大魏的衰弱不完全是韩京的过错。

土地从百姓的手里流转到士绅的手里,士绅不交税,国家财政收入自然而然就会被减少,长此以往下来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