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68章 捷克内部的形势(2 / 2)

加入书签

卢瓦什·切尔尼说道:“任何一个组织内部都不可能所有人一个想法,在捷克,如果以对S国的态度来分类,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部分就是妥协派,比如托马斯的父亲,陆军上将,他们主张服从S国的领导,配合S国的各种政策方针,一部分就是玛丽·诺瓦克她所在的激进派,他们的主张是保持捷克的自主性,对S国各种压迫、剥削捷克的行为进行抵制,为此不惜任何代价,而我,可以算是中间那部分,我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捷克的自主性,但是不能脱离H约的这个框架,在这个基础上尽量争取捷克的利益,要尽量避免和S国的正面冲突。”

“你有什么想法?”

他看着陈晋问道。

陈晋想了想道:“爷爷,那我就站在华夏人的角度来谈一谈我的看法?”

“行,我听听你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任何一个国家,只要你想维护自已的利益,就不应该对任何国家完全妥协退让,我不知道那位陆军上将他们为什么会对S国妥协退让,但看他们几乎无视捷克人的利益,可以判断他们可以从S国获得更多的利益,可以说这已经和叛国无异。”

“第二个呢,目前世界上有两个超级大国,其中一个就是S国,捷克从任何方面和S国相比都处于严重弱势地位,我认为斗争要讲究策略,不能蛮干,蛮干只会激怒S国。”

“大家都是一样的体质,加上S国人的尿性,一旦发火那就是不计后果的,激怒他们的结果可能就是被镇压,这是很有可能的,以上次匈国发生的事情来做参考,捷克很有可能被掌握在妥协派手里,因为妥协派的选择才最符合S国的利益。”

“而激进派和温和派,则很有可能被清洗。”

卢瓦什·切尔尼点头:“没错,我们也正是担心这一点,所以才认为要灵活应对S国的施压,不能蛮干,但是在年轻人眼里,我们可能是太软弱了,虽然没有把我们和妥协派放一起,但对我们的评价也不高。”

说完他苦笑起来。

“爷爷,年轻人嘛,都会有斗争的激情,但是斗争光有激情是不够的,我看你们可以向年轻人宣传一下匈国的历史教训,我们华夏有句古话,叫前车之鉴,意思是指前边的车子翻了,后面的车子可以引以为鉴。”

“匈国的教训这么清楚,如果还不够深刻,可以组织一些年轻人去匈国交流学习,这样应该能让捷克的年轻人冷静下来了。”

“不过年轻人的血性不能压制,只能引导,一旦压制了,等捷克需要年轻人站出来战斗的时候,年轻人都已经没有了血性,那时候就晚了。”

“你说的没错,是个好办法。”

“爷爷,妥协派是您和激进派共同的敌人,你们可以多沟通,多合作嘛。”“你以为我们不想吗?我们多次呼吁多来往,但激进派不同意。”

“你们双方之间是不是还有什么其他误会?”

卢瓦什·切尔尼茫然地摇头:“没有吧?我都不记得我们之间有什么误会。”

“如果确实没有误会,而他们又不待见你们,那原因可能是你们给他们留下了刻板印象,比如软弱,或者其他的,在他们眼里非常丢分的印象。”

“可能是吧,这二十年以来,我们可能在某些方面做的不好,让他们特别在意的。”

“多沟通肯定是好的,另外就是要在有些问题上要保持联系,共同应对,一开始就联合起来可能没这么容易,那就从小事做起,先易后难,以后要想联合就容易多了。”

“这倒是一个办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