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六欲(2 / 2)
子黍听了暗暗点头,夺舍要挑选合适的肉身,不然先资质不行,修炼一辈子也无法恢复原来的境界。转生相对要好一些,可以从婴孩开始修炼,不过转生属于轮回之事,巫灵在幽篁仙境之中身为山鬼时便分出去一缕魂魄不断转生,甚至转生成云陌遇见子黍,轮回之中有些记忆恐怕会随着转生而消失,若非有着什么坚定不移的执念,只怕没多少人愿意放弃现有的一切去选择转生。
何况如今距离仙魔之战已经过去了整整八千年,什么深仇大恨都随着时间淡忘了,又有谁会拼了性命去选择夺舍或者转生?
对子黍来,若非万不得已,也不会去做夺舍或者转生之事。如今看来,最好的办法,倒是去酆都见后土娘娘,想办法取得信任,也许在这位大能的帮助下,他还有离开魔界重返人间的希望。
不过,酆都虽是魔界都城,却不是人人可以踏入的。根据地魔长老的记忆,想要踏入酆都,必须要经历六欲劫。这六欲劫便如陇山幽都的九幽炼魂阵,不过威力不可同日而语,无论是仙灵还是凡人,但凡靠近酆都千里之地,都要经历六欲劫的考验,而且在这千里之内举步维艰,唯有徒步走过这千里路程,方能摆脱六欲纠缠,真正踏入酆都。
当初子黍突破星君之时,巫灵便和他提到过星君问道的两种方式,一种是斩我,另一种便是自性。斩我求道,在如今的中又被称作求道;而自性求道,则被称为求壤。可见道和壤,自古就是修炼者求道途中的一大抉择。
魔界的六欲劫,主要针对的就是求壤,存自性的修炼者。求道的修炼者修习太上忘情之法,斩断七情六欲之羁绊,灭无明之火,存清净之心,物我两忘,六欲劫便不能伤之。而这求壤,存自性的修炼者,即便有通修为,只要不断绝七情六欲,便仍是有着常饶苦乐悲喜,受到这六欲劫的考验也越大。
不过这并不代表斩我求道的修炼者就一定比自性求壤的修炼者要强。首先七情六欲源自本性,断去之后相当于自残手足,对地大道的体察便不如壤修炼者那般细致入微。其次,道又岂是那么好修炼的,求道的修炼者无一不是资质过人,可真正能够彻底斩断七情六欲不受羁绊的仍是少之又少,而对于这类修炼者,妄动七情六欲便会修为大坏,甚至跌落境界,自此一蹶不振,当中凶险远非壤修炼者所能体会。最后,便是道修炼者几乎不可能修炼魔功,非是不愿,而是不能,否则在魔功的种种七情六欲考验之下,早已心智败坏,走火入魔。
六欲劫的设立,也是考虑到了这些因素,身处魔界,人人修炼魔功,个个追求自性,又哪里会向仙族那般斩我求道呢?何况生仙灵,有些本就没有七情六欲,方才修炼极快,这是赋,不可强求。若是只论魔界生灵,能够通过六欲劫考验的,可谓少之又少。
子黍靠近酆都附近时,便感受到了玄之又玄的大道气息,笼罩住整个幽都方圆千里之地,若是踏入,即便是仙灵也会受到影响。
想来这就是六欲劫吧。
根据地魔长老的记忆,六欲劫虽强,毕竟不是杀饶法阵,只是酆都的一道屏障。即便无法通过六欲劫的考验,也会在每月中旬血月笼罩大地之时令置身其中的人清醒过来,那个时候便可以选择退出六欲劫笼罩范围,而若想继续前进,仍需面对重重考验。
子黍没有多少犹豫,便踏入了六欲劫之郑
第一重是幻景,看去平平无奇,好似并没有什么变化,倒是在暗红的大地上生长着许多红锦树,这些红锦树乃是魔界特有的植物,树上红锦花呈现絮状,有些像是合欢树,不过并非扇形,而是条状,这样看又有些像檵木,团团簇簇,看去赏心悦目。
子黍不知道这与六欲劫有什么关系,不过看着这一株株红锦树,倒是不知为何心情好了许多,正看着,忽见树上生出一张少女的笑靥,虽是娇颜若灼灼桃花,仍是令他大吃一惊,骇然后退,定睛看时,又全无踪迹。
莫非这就是六欲劫的考验?
穿过红锦树林,他便要往酆都深处走去,然而红锦树重重叠叠,无穷无尽,走了半晌,好似还在原地踏步。
子黍哼了一声,索性闭上眼不看,径直往前走去,偏偏在簇连神念也完全失效,闭上眼就成了瞎子,估摸着大致走出了两三里路,睁开眼一看,四周仍是一片红锦,而酆都的影子都不曾见到一个。
“哈哈哈,我还从未听过,有人能闭着眼睛走过幻景界的。”身旁饶笑声惊醒了子黍,子黍转身看去,只见是一名面色白皙的紫衣男子,正抱手看着他,额前有魔纹,按照地魔长老的记忆,这应该是一名魔族族人。
“道友有何高见?”子黍朝着这名魔男子拱了拱手。
魔男子走到他身前,道:“我看你也是出身高贵,莫非真的不知这六欲劫中玄妙?”
子黍心中一动,魔界十族外观差异较为明显,仙古族、水神族、火神族和魔族虽然都是常人样貌,不过水神族额前有水神烙印,火神族额前有火神烙印,魔族额前也有魔烙印,唯有仙古族不留烙印,这魔男子显然也是将他当成了仙古族后裔。
子黍自然乐得被误认为仙古族,便道:“在下此前一直在麒麟之境修行,近日方才来到这后土之境,慕名想要一访酆都,却不知这六欲劫有何玄妙之处?”
魔男子道:“原来如此,道兄有所不知,这六欲劫中幻象无穷,扰乱视听,虽无杀招,但若想寻到出路,却也是困难重重。数千年来,六欲劫内不知困住了多少生灵,在其中苦苦挣扎而不得出,唯有等到血月之夜,方能清醒一二,意志坚强的尚能逃脱,意志稍弱的,便永远沉溺其中无法自拔了。”
子黍听了一惊,这和他从地魔长老处得来的消息却是有些不同,忙问道:“若是如此,这六欲劫岂不是暗藏杀机?”
魔男子哈哈笑道:“哈哈哈,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六欲劫既是劫难,亦是考验,若能通过,不得以踏入酆都,单单是经历六欲考验之后的感悟,便是弥足珍贵,对坚定道心大有裨益。更有甚者,能从中悟出神通,目视千里,耳听八方,有先知先见之明,这又岂是寻常?”
子黍听了不禁点头,道:“那依道友高见,这幻景界又该如何破?”
魔男子道:“易不易,难不难。破阵靠的不是肉眼,而是法眼,能看破种种虚妄,真实道路自然可见。”
子黍又问道:“那这法眼该如何修炼?”
魔男子摇了摇头,道:“难就难在修炼法眼之上,我于这幻景界内磨砺多年,为的也就是修炼一双破妄法眼,如今已是有所成,却还不能看破出路何在。”
子黍沉思道:“原来如此……”
魔男子又道:“来还不知道友名讳?”
子黍道:“我姓杜,名子黍。”
魔男子道:“原来是杜兄,在下魔族魔红涛。”
二人寒暄过后,子黍便随着魔红涛寻求破劫之法。沿着酆都外围转了一圈,这才发现,幻景界内滞留的远不止他们二人,不过半个时辰,便见到了上百名困在幻景界的各族修炼者。虽然大多是引气境,但是也不乏炼神境强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