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借伞(2 / 2)
莉莉的转椅倒退着滑回去,“我以前看过相关的规定,记得是可以,但不知道最近政策有没有变化,等我查一下。”
过了一会,转椅又把她带回来,“确认了,政策没有变化。新设立的子公司,只要符合要求,是可以拿到书号的。
“对于出版机构和出版物,国家以前控制得很严,一方面几乎不引入新机构,一方面书号实行限量配额发放,且不许转让。
“当时这样,是因为国际上各种思潮混乱碰撞,威胁国内的安定和谐。控制了出版物,可以有效防范内部隐患出现、滋生、扩大。
“后来,外部无序的局面结束,国家就逐步放开管控。现在,只要实收资本超过一千万,且有验资证明,就可以直接申请书号。”
陈夏还有疑问,“钱的事情好解决。审查方式和流程呢?有没有需要特别说明的约束?书号从申请到发放,一般要多久?”
莉莉继续说明,“审查以出版机构的自查为主,以文化部的抽查为辅。出版物的内容主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不违背公序良俗。
“审查标准比较模糊,但很少发生强制下架、集中销毁的案例。如果明知不适合出版,却非要抱着侥幸心理,才可能有很大损失。
“拿到书号的速度,和出版机构的过往信用关系较大。像你合作的江东文艺,应该是三个工作日内,新办公司可能要拉长到一周。”
陈夏舒了一口气,“审核标准不精确也没关系,我们不会故意试探政府的底线,一周的等待时间也是能接受的。”
她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看着莉莉的眼睛,“我想从镜花的账面上拿出一千万,成立一个专营图书出版、销售的子公司。
“这个子公司对外接受作者的投稿,然后审读、审核、校对,申请书号,初期通过网购平台销售,以后再铺开实体店的渠道。
“罗洲名言:世上并不缺少美,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子公司就要做这双眼睛,把散落在民间的爱与美收集起来,公开展示。
“哪怕作品的题材小众、作者的名气暗淡,只要有闪光点、有爱与美的内在,即使我们亏一点小钱,也要将其推向社会公众。”
莉莉盯着自己杯中的茶叶,思考一会,“如果是别人,我认为脚步太快,是要摔一跟头的,但你有任性的资格,我没意见。
“按照你的意思,只要能挖掘出感动人心的好作品,能拉困顿、想要放弃的作者一把,这家子公司可以承受一定的亏损?”
陈夏笑着点头,“是的。不是每个人都有我的好运气,可以逆着风雨和潮流而上,我想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伞和船借给他们。”
莉莉松开皱着的眉头,也笑起来,“能做到哪一步先放在一边,这句话我绝对支持。还有个问题,你以后的小说也走子公司吗?”
陈夏摇摇头,“我比较念旧,也不想挤占他们的份额。还有,子公司的名字叫做‘镜花图书出版有限公司’,简称‘镜花图书’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