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六十二章 稚嫩的莫唁(2 / 2)

加入书签

“希望是编辑,咱们人手还是太少,工作压力太大了。”

“压力大不怕,想想咱们编辑部的工资,我拿回家后我爸妈脸都笑开花了。”

“我猜是作家,是社长叫来改稿子的。”

众人议论纷纷之时,办公室里,姜玉楼已经在耐心看稿子了。

莫唁坐在沙发上,看着鼎鼎大名的姜老师阅读他的稿子,如同学生时代面对老师一般。

如果被当面退稿,肯定会很尴尬,但他深知自己并无家世背景,也没有学历,参军后能有现在都地位靠的都是自己在文学上的成就。

但《莲池》是地级市文联发行的刊物,影响力有限。

想要更进一步,必须在那种在全国都有影响力的杂志上发表作品,这也是他当初写了几篇作品后投稿《当代》和《收获》等全国闻名杂志社的原因。

现在,又一个机会近在眼前。

姜玉楼的大名自不用多说,《最文学》的影响力也不是《莲池》可以比的,如果作品能在《最文学》上发表,对他来说这样的机会,不亚于他当年决定参军!

莫唁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把握住。

没过多久,姜玉楼已经看完了手稿。

手稿里是两部短篇小说,写作水平自然比不上莫唁的巅峰期,而且有个很大的问题。

他放下手稿后,看着莫唁,表情严肃,“莫唁啊,你的这两个短篇有点问题。”

莫唁心里咯噔一声,脸色变得煞白。

“《民间音乐》的短篇模仿自美利坚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伤心咖啡馆之歌》,而《售棉大道》也有阿根廷作家科塔萨尔的作品《南方高速公路》的味道。”姜玉楼轻声道。

莫唁舔了舔干涩的嘴唇,心中充满了懊恼,因为姜玉楼说得全对。

沉默片刻后,他神情沮丧地坦白道:“我读《南方高速公路》时,感到这篇小说的语言有一种摧枯拉朽的势能,就好像一条大河开了闸口,河水滚滚而下。我非常喜欢,反复阅读,拿起笔就写《售棉大路》。《民间音乐》的情况也大致如此。语感找到了,故事似乎会自己向前推进。”

就在他沉浸在悔恨中时,姜玉楼又道:“别说是你了,我一开始写小说的时候,又何尝没有借鉴前人的作品呢?”

是在安慰自己吧,一定是!

莫唁又是感动,又是自惭形秽。自己一个新人作家,还涉嫌抄袭,哪里值得万众敬仰的姜老师自污。

想到这里,他更加自责了。

姜老师,我对不起你啊!

“你的这两部短篇修改一下还是可以发表的。”

“啊?这,这真的可以吗?”莫唁不可思议的看着姜玉楼。

姜玉楼笑着道:“虽然结构和语感是那两位作家的,但故事是你的。”

“姜老师,我……”

莫唁哽咽了起来,泪水模糊了眼睛。

姜玉楼语重心长的说道:“尽管模仿、借鉴是大多数作家的必经之路,但一个作家不应该停留在模仿的阶段。他必须千方百计地发现自己的个性,这个性不仅是指语言的风格,故事的类型,构思的方法,也包括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人物类型。”

“你毕竟不是正规大学文学系毕业的,所有写作技巧也需要自己总结出来,发生这种事也是难免的。如果可以,以后还是不要放过继续进修学习的机会。”

姜玉楼说的都是金玉良言,莫唁自然明白。

他的心里暖暖的,竟然生出几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之后,姜玉楼给他说了下需要更改的地方,“莫唁啊,距离《最文学》第二期上市的时间已经没多久了,虽然改稿子很快,但也要加把劲啊。”

“我知道了,姜老师,我会努力的。”莫唁连连点头。

姜玉楼摸着下巴,提议道:“这样,我给你找个地方住,你这几天努把力,把稿子改出来,能行吗?”

“啊,可是……”莫唁面露难色。

姜玉楼面露温和之色,“怎么,有难处吗?”

“我是进京学习来的,部队规定了时间……”莫唁解释道。

稍作思考,姜玉楼有了主意,“这样,我去见你们领导,我和他说一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