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一十二章 设立内廷处(2 / 2)

加入书签

刘三吾捋着胡须说道:“真正能把咱们这些人放在心里的,就是皇孙殿下了。”

韩宜可脱口说道:“刘大人这番话可得罪了太子殿下呢。”

刘三吾急忙看着朱标说道:“臣言辞不当,请殿下治罪。”

朱标并不在意刘三吾这番话,轻声说道:“其实有些事情英儿提出来,比孤提出来要好的多了,毕竟英儿行事向来都是张口就来,从不会考虑什么后果,只要是他觉得好的,他就会向父皇建议,压根不会计较那么多的是是非非。”

汪睿点头说道:“殿下言之有理,皇孙殿下的行事风格虽说懒散许多,但每件事情基本上都在要害处,比如之前奏请圣上给官员增加俸禄的事情。”

“以前皇孙殿下给咱们增加了俸禄,如今又给咱们这些人增加了休息的时间,当然了以后廷议也不必起的那么早了,皇孙殿下处处都在替咱们这些人考虑呀。”杨士奇说道。

朱善轻声说道:“皇孙殿下说到底都是为了咱们好,咱们若是不同意的话,那岂不是辜负了殿下一片美意。”

“若是不同意,估摸着朝廷里那些各部门的官吏要恨死咱们这些人了。”

朱标喝一口茶水说道:“如此说来,诸位大人这是都同意了?”

“臣等同意。”

闲聊几句以后,朱标正准备遣散众人开始办公的时候,杨士奇忽然脱口说道:“其实若是怕七日廷议的时间太长,或者中间有什么突发的事情,咱们可以设立内廷处。”

朱标一愣脱口问道:“内廷处是何意?”

“选拔一批才学兼优、品德高尚的官吏组成皇帝直属的秘书机构,负责奏章的预审、政策起草等,各部门的奏折交由内阁先进行预审,重要决策及部署经秘书处复核后由皇帝做最终的决断。”

听得杨士奇这番话,韩宜可思索片刻说道:“杨大人的这个建议,也就是虚化了内阁众人的权利。”

杨士奇看了一眼刘三吾,汪睿和朱善,谨慎地说道:“长久以来,地方、各部门的奏折会交由内阁进行批量处理,内阁会将奏折交由通政司的人转呈圣上,这期间通政司的作用就是将奏折分门别类的标注出来,方便圣上进行批阅,倘若成立了内廷处,那么内廷处的人就会参考内阁众人处理意见,给出自己的意见,如若意见相同,那圣上给出自己的意见就可以颁布下去了,如若通政司与内阁的意见都不大相同的话,圣上就可以参考两个部门的意见,斟酌地选择好的建议颁布下去,这样做的好处是不用在一件事情上反反复复的放在朝堂上进行商议了。”

“其实说句惭愧的话,这样的办法的确是分化了内阁的一些权利,将一部分原本属于内阁的权利给了内廷处和圣上,但是这样做的目的可以有效的避免日后内阁宰相权力过大,独揽大权的现象。”

听得杨士奇这番话,刘三吾轻轻点头说道:“杨大人的建议不错,内廷处很有必要建立起来。”

听得刘三吾竟然同意了,杨士奇脱口说道:“老大人不怪罪下官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