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章 谈服装生意(2 / 2)

加入书签

回到家,安双双让安小牛把做好的发夹放在一边晾着。

胶水可不能容易掉。

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安双双开始结算工资。

李大娘做发夹20对,工钱200文。

王大婶子做发夹12对,工钱120文。

季小妹做发夹28对,工钱280文。

王大丫做发夹25对,工钱250文。

王二丫做大家15对,工钱150文。

李娜缝纫机做小布包30个,大布包10个,4两银子。

李大丫缝制玩偶40个,400文。

结算后,安双双笑了笑,“今天的结算好了,各位,该回家吃饭了哈!”

“双双,明天还有吗?”

王二丫有点紧张的问,毕竟有这样的好事,谁不想做?

安双双摸了摸下巴,“应该有!我会让我奶通知的。”

“好。”王二丫点头,和其他人走了。

安双双等他们离开后,给了安老太太,王老婆子二两银子。

安小牛给了二两银子,安小牛一开始不要,安双双生气了,说是要分清。

安小牛只好收了下来。

之后,安齐,安平回来了。

他们也赚了,就是没李娜他们多多少。

“爹,吃饭了没?”安双双看着安齐。

“今天和你大伯在外面吃了饭,你们不会等我们了吧!”

“没有。”安双双笑了笑,他们已经吃完了。

之后,李娜她们做好四条手串,安双双给了李娜二两,安老太太,王老婆子各一两。

之后,大家收了钱,就回去休息。

安双双等所有人走了,就买了展柜台20个,放在院子等明天王玲珑的人来拉货。

皮包不同款式10只。

第二天

王玲珑的人把东西给人拉走了。

安双双让她爹和大伯把这个生意交给村长,让村长去找合适的人来做这个吃食的生意。

要货来拿就行。

安齐,安平两个人去找村长。

安双双则是跟着安小牛后面去王玲珑那边送货。

王玲珑一大早的就在等安双双,看到安双双就像是看到了财神爷,两眼发光。

“姐姐,手串四条,一万四千两,发簪十只,五千两,发夹一百对,二两五钱,蝴蝶发夹二十对,一两五钱,布包三十只,三百九十两,皮包十只,二百一十两,总共是19604元。”

王玲珑看到了所有的货,很是开心。

她直接让李掌柜的给安双双拿钱。

安双双收了钱,笑嘻嘻的。

虽然王玲珑卖的多,但是她也赚的多啊!

“双双,这货有点少,毕竟,你也知道,其他地方也需要供货,能不能多供?”

王玲珑可怜兮兮的说。

“姐姐,物以稀为贵,每天不同款式独一只,比如说手串,每个地方放一条,起码不是水涨船高?”安双双怕王玲珑要很多,虽然她也赚钱。

但多了,就不行了。

像小众的,自然是可以的。

王玲珑觉得安双双说的有道理,把包包啥的都分开送去京城,其他地方搁置,不做了。

自己店里也放了几款。

“双双,你真聪明!”

“姐姐,有新款在说。”

王玲珑点头,“双双,你饿了吧?我带你去吃饭?”

“不了,我得回去准备新品,给姐姐。”安双双说完,就和安小牛回家了。

到了家里,安双双做不同的发夹,让安老太太,王老婆子做监控。

检测好坏,让村长的女儿过来,登记算账,五十文一天。

做发夹的招工3人,每天工作三小时,工钱50文。

之前是试用,现在是长期,不愿意的可以不做。

从商城买小古圆扇,绣十字绣(有图有字画在上面那种),檀香木的,招绣工4个,每天工作5小时,工钱200文。

安双双让李娜专门做衣服,买了图纸,裁纸,布料,让李娜学习。

先让李娜学习做小孩子的衣服,李娜努力学习中。

一天内,做了一套清凉的男童衣服(现代的),现在是热天,很适合男童穿的。

她从商城里买了男童模特模型给穿上。

之后,女孩模特也买了,她在商城里买了两套粉色公主裙,配了鞋子。

还买了一个kitty的小背包。

她穿了一套,背着Kitty背包。

丸子头加蝴蝶发夹。

“双双,你好好看!这衣服太可了。”安小牛看着安双双。

安双双给安小牛买了一套冰丝的,安小牛立即就穿上了,跟着安双双去了镇上。

王玲珑看着安双双两眼发直,“好看,双双,你这个裙子真的是好看,还有没有,我小妹也很适合。”

“姐姐,你要不要再开个服装店?”安双双笑嘻嘻的问。

“可以!卖这种的话,绝对受欢迎。”王玲珑挺喜欢这种的。

安双双之所以敢卖这种衣服,那是因为他们这里有穿衣选择自由。

不会因为是女孩子就不可以露胳膊露腿,太热还是有人这样做的,若是流行出去,必然有人跟风,但裙子布料上的丝网,这里还没人有本事弄出来的。

“我供货,限量卖!”安双双认为富人家才会给女孩买好看的裙子。

而普通人家就那种不同的套装就行。

“好!”王玲珑点头。

“大哥,你去把模特拿下来,放在姐姐的饰品店。”

安小牛立即去拿了下来,放进了王玲珑的店里。

“姐姐,你看看,这不错吧?”

“嗯,不错!我很喜欢。”

“你可以出布料我来做,一岁到两岁,手工费是20文一件,三岁到五岁40文一件,五岁以上80文一件,女孩子的一样,当然,裙子我来做,一件是5两银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