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皇恩浩荡(2 / 2)
“没想到红薯的产量,竟然这么高!”
“每亩地竟然真的,能结出两千斤的薯块。”
大家心里欣喜万分。
他们只知道红薯种植周期短,又好打理不娇气。
万万没想到,这红薯竟如此抗旱。
在村里所有的庄稼,都旱死之后,每株红薯靠着,每日的半碗水,竟然扛过了半年的大旱。
原本对红薯的产量,不抱任何希望。
没想到把红薯刨出来之后,竟然发现每一株,不起眼的红薯苗
丰收之后,大家把一些破了皮的,半截的差红薯,收拾在一起煮了吃了。
红薯不仅味道香甜可口,最重要的是它饱腹感极强。
小孩吃半个大红薯,再喝几口水,就撑的肚子嗷嗷叫。
农家最怕的是什么,就是肚子吃不饱!
现在大家伙,看着地里小小的红薯苗,感觉比爹妈都亲,伺候起来更是尽心尽力。
红薯能得到认可,最开心的莫过于贺晚晴了。
立志于把红薯,安利给大齐的每一个人。
“红薯的优点,可是多的很嘞!”
“红薯浑身都是宝,比如嫩的红薯茎,可以炒着吃,红薯叶可以过一下热水,凉拌一下加点辣椒蒜泥,在夏天吃味道很是不错。”
“真的吗,等到了红薯叶大一些,我掐些回家当菜吃。”老农眼睛微亮。
贺晚晴点头,顺便讲了些,红薯的其他做法。
宋瑾站起身,直了直腰。
“不仅宋家庄种上了红薯, 另外的十几个庄子,全部种了红薯。”
“等到这一批的红薯,全部成熟之后,就可以在整个临水县推广了。”
贺晚晴点头。
“今年大旱,庄稼死完了,各家各户的粮食,可能扛不到明年春天。”
“就算再快,整个黔洲的百姓,也得明年秋天,才能全部吃上红薯。”
“今年抗住了大旱,明年又要闹一整年的饥荒了。”
饥荒是可以预见的事实,谁也没办法!
“朝廷还是没反应吗?”
“有了。”宋瑾回。
“附近的州已经空无一人了,朝廷也没想到黔洲的百姓,能活下来这么多。”
“皇上认为叔父救灾有功,升为齐西巡抚了。”
大齐分为五个大部分,东南西北还有中原地区首都京城。
东边为高山丛林,西边为严寒人烟稀少。
这两个地方,朝廷几乎不重视,也不把经济重心放在这两处。
北面是草原,虽说有匈奴骚扰,但整体发展不错。
南边生活富裕,是产粮重地,也是朝廷最为看重的地方。
贺晚晴脸色有些不满。
齐西这几个州的人,死的都差不多了,就不算爹爹救灾有功,也只能让他上了。
这狗皇帝,真是显着他能耐了。
救灾的时候,人直接消失了。
等到分功的时候,又跑出来了。
说他在躲在宫中,不是流连宠妃床榻,而是在祈求上天,终于得到上天的怜爱,成功降雨于齐西。
搞半天,最大的功臣是他呗。
贺晚晴在心里,骂了他一万句狗皇帝。
可面上不能显露一分,有任何不满。
只低头说了一句,皇恩浩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