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二十四冬日的窑厂(2 / 2)

加入书签

沈慈心亲和十足,“我吃过了,您留给给于大郎吃吧!我去别的地儿转转,于大郎你可好好歇着哈!”

沈慈心在窑厂区内转了一圈,从工匠坊内出来,隔着几米远是碎泥、研泥、陶泥、陈泥、和泥、养泥、揉泥,等工序的制作工棚。

这块区域很大又和山上矿区有链接的地方,入冬之前要修建泥房子已经来不及,沈慈心便干脆修建了一个巨大的茅草棚区。草棚内同样通了从窑炉内传导过来的热气,但因为茅草棚保暖性比价差,里面的温度不算高,只能说是温热,但遮风挡雪的效果还是很好的!

而陶泥、陈泥、和泥、揉泥,等需要用到水的工序,沈慈心也架了一口大锅,通过窑炉引来的热气加热水,再注入泥池,这样进入泥池内的水起码是温水。大家伙也不用冒着冷水干活。

透过茅草棚传出里面干活的年轻妇女的声音,这里面有流民营的女人们,也有阿勤那的女人们,即使文化语言不相同,只要心是开放包容的,大家很快便大成了一片。

现在小芒村的女人们,一部分在矿区的泥坊内干活,一部分在乌兰毛衣坊干活,这两个工收入来看泥坊多一些,但累一些,毛衣坊收入低些但轻松些,是以现在年轻些的女人都选择到泥坊干活,年纪大些的在毛衣坊干活。当然还有部分力气大的选择去矿里干活,干一天,能顶别的两天的收入,就是累些。

可以说,现在整个小芒村人人都很忙!男人们除了去矿上干活外,还要抽空训练,他们很清楚,开春后,伊丹部必然要派人来讨伐,他们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对此,小芒村的人都有任何胆怯,他们如今富足的生活,需要他们团结一心拼了命才能保护。弱肉强食,草原上惯是如此!

从治泥坊离开,冒着大风,沈慈心又去了趟矿上,矿上今日无人,因为之前取的泥暂时够用,便停工休息,大家伙便回去忙活家里的事情。绕了转了一圈,见所有的安全规章都好好的,沈慈心这才小心的下了矿山,刚下去就听说,阿普勒他们回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