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三百六十四章造城(1 / 2)

加入书签

冰雪消融之后,整个乌兰部族都忙活起了一件大事——盖房子。

一部分是给乐民村的村民盖的长久居所。乐民村的百姓都是中原人,住惯了房子,住不惯毡包。去年为了应付寒冬,他们挤在几个毡包里勉强度日,可那种大杂居的日子实在不舒坦:夜里有人磨牙、说梦话,还有人不爱讲卫生,懒得去澡堂子,整天在外跑。天气一暖,身上就冒着一股酸臭味,连靠近都让人作呕,更别说挤在一张床上了。

如今春暖花开,乐民村的人们终于忍耐不住,要盖自己的房子。他们计划修建泥砖和木头结合的房屋,泥砖可以就地取材,而木头则早在冬天时沈慈心就从图拉嘎买了不少,这是她免费为这些村民准备的材料,以回报他们这么长久以来的信任。

材料备齐,再加上乌兰部族刚刚打了一场大胜仗,正是人心振奋的时刻。这时候不动手盖房子,还要等什么时候呢?

除了乐民村的房子,还有一项重要任务:为即将到来的乌梁海族人准备住所。不过,乌梁海是游牧民族,倒是不用建太多的固定房子,只需要给他们圈一块地,搭帐篷作为冬季的驻地就行。毕竟,夏季草场即将到来,乌梁海的族人还是会像往常一样,到草场放牧。

然而,这个圈地却颇有讲究。如今的乌兰部族地处背靠山包、前临河水的谷地,冬季防风雪,用水方便,是个好地方。但问题也显而易见,这片谷地实在不够大。现在,部族内已经圈了两块地,一块用作窑厂,一块作为羊毛工坊的用地。如果再加上乌梁海人的帐篷,恐怕地方就更加拥挤了。

沈慈心拿出一张简笔画的地图,指着上游的空地,向阿普勒提议:“我觉得,咱们的人可以迁移到河流上游的这片平地,而现在的这片谷地,就留作以后的工业用地,比如窑厂和羊毛工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