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特别定制(2 / 2)
眼见这位杨公子的身着气质都要比中等商人之家的魏大放强一些,若是能和他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对窑厂自然是好的。不过,沈慈心也有自信,北越窑的瓷器出品在北方独一份,有关键的品质上,迟早是会有越来越多的商人慕名而来。
沈慈心亲自带着杨先令在窑厂内走了一遍,除了危险的挖矿区没有涉足,越是走下来杨先令对北越窑的重视就越多几分。他来这儿之前,本只是抱着散心的态度而来,对这塞外草原上的窑厂并未抱有几分期望,但现在看来,是他短视了。
北越窑的烧瓷的整套流程非常完善,竟然比他在晋国看过的其他瓷器厂显得更加的精巧。而且还能烧出独一无二的彩瓷,这样的窑厂,如果能规模扩大一些,那足以占领整个北方的瓷器市场。
唯一的缺点就是,窑厂的规模太小了,只有一口窑,这就代表着出瓷器的数量不够,他若是想要做这门生意,必然是能挣钱的,只是这样规模的生意,需要他从图江门远赴而来,远远还是不够的。
“姑娘比我想象的要精干聪慧,你一个女子能修建这么大的窑厂,当真了不得。”这话杨先令倒是真心诚意,他倒是一点都不怀疑沈慈心对这窑厂的掌控,或者怀疑她能修建这样大的窑厂是因为背后有部族的台吉。在窑厂里遇到的工人,无论男女,对沈慈心的敬意,足以让他相信,这个窑厂是她一手创立的。
“多谢公子夸赞,我们北越窑刚刚起步,但整个窑厂大家团结一致,出的瓷器质量十分稳定,等生意起步了,我们会慢慢再多起几座窑,若是公子有长期合作的意思,且不用担心我们的出货量!”沈慈心看出他夸赞之下的可惜之意,主动道。
杨先令没想到沈慈心这么敏锐,哑然失笑,“姑娘聪慧,看出我这番小心思了。”
“姑娘有雄心大志自然是好的,若是这次我们的生意顺利,我会令人长期来进货的!我在这儿停留几日,北越窑这几日出的瓷器,还请姑娘都留给我。”被戳破想法,杨先令反而主动提出了合作之意。
沈慈心目的达到,爽朗道谢,“那就先谢谢杨公子了,我们的瓷器一定不会令你失望的。”
感谢之余,沈慈心也知道对方估计也没多重视他们窑厂生意,不知道这位杨令先到底是什么来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