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追查到和光院(2 / 2)
老大爷听罢,却摇摇头,“哎呀,这一带的人啊,都是有家有业的,要为了点钱财盗匪的事情,那可就太不值当了。若是大人欲寻人,老朽觉着去那些鱼龙混杂,没登记在册的宅子可能性还高些”
他的话看似无心,却让沈慈心如遭雷击。顺着这位老衙役的话想了想,她迅速理清了思绪,暗暗思忖:一般有家业在图江门的人,做下这勾当确实得不偿失,有恒产恒业的人,去贩卖人,概率还是低了些!且若真是盗匪,他们必定早有准备,不会傻到将目标藏在正规登记的宅子里。反之,那些未在官府登记的空屋,反而更适合躲藏或囚禁人。
谢过老大爷后,沈慈心立刻与杨令先商议,“令先公子,我们之前的方向错了。既然这条河是他们运人的通道,隐匿性必然是首要考虑。他们应该藏身于那些未在官府登记屋主的房子里!”
杨令先联想到刚刚那位老衙役的话,立马明白了沈慈心为何转变方向,他随即点点头,立刻下令队伍调整搜查范围,将目标转向河边那些未登记的房屋。他还补充道,“若久敲门无人回应,直接翻墙进去探查。”
队伍按照新的计划迅速行动起来。有人开始攀爬院墙,有人撬开破旧的大门,整个搜查行动更加紧张和有条不紊。然而,夜色渐渐弥漫开,河岸边的灯笼开始亮起来,他们依旧没有找到任何线索。沈慈心站在原地,双手微微发凉,但目光却不曾动摇。
正当队伍打算继续深入时,沈慈心忽然在远处瞥见一座建筑,轮廓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孤立,与四周普通民宅截然不同。
她轻声问身旁的杨令先,“那是什么地方?”
杨令先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答道:“那是和光院,一座旧道观,因火灾废弃多年,一直无人居住。”
沈慈心闻言,目光凝住,若有所思。杨令先看出了她的疑惑,沉声道:“慈心姑娘,你是怀疑那地方?”
沈慈心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点了点头。杨令先心领神会,脸色一凛,“道观的确是个极好的藏人之所,尤其是荒废多年,更加不起眼!”
两人目光在空气中交汇,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片刻后,他们齐齐点头,带着队伍悄然向和光院的方向赶去,步履坚定且带着迫切的希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