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雨水落下三大碗(2 / 2)
“艹,大阳你特么疯啦?吓我一跳!”
看着从寝室里飞奔出来的李阳,于老四一个激灵差点没拿稳手上的饭盒。
“我没疯!只是得走了!”
“啊?”
见李阳神色匆匆的将衬衫的扣子系紧,于老四和马芸相视一眼,二脸懵逼。
“不是,你要干啥去啊?”
“去江西!”
“江西?不是,大阳你去那儿干啥啊?”
面对于老四的追问,李阳将最后一颗扣子系好,深吸了口气。
“刚刚听到新闻,长江九江段水位已经超过警戒水位,部分地区堤坝出现管涌,政府已经组织了官兵前往九江段进行紧急固堤。事发突然,人先过去了物资肯定还没来得及协调,屯河在南昌永修县有个生产基地,那面存了两百多吨的袋装方便面和一百七十多吨的果泥,我刚才已经给那面打了电话让他们紧急协调运力,向九江地区运送物资了,事关重大,很多事情需要和政府那面协调,我得亲自过去一趟!”
“啊
?”
听到这个消息,于老四先是心中一惊。
这些天跟着李阳,他也关注了不少国内的天气新闻,知道连日的大范围降雨,已经让长江沿岸地区,包括家乡那面的嫩江松花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泛滥。
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一次的水患竟然如此的严重,严重到了政府出动了部队前往水患严重地区进行抢修的程度。
“我跟你一起过去!”
“不行。”
看着于老四将手中的饭盒塞到马芸手里,二话不说就要去屋子里面收拾东西,李阳一把将他拉住了。
“四哥,这一次你不能跟我一起去。你得回东北!嫩江和松花江那面现在的情况也相当严重,冰城附近松花江水域已经发生倒灌了,咱们绥城那面现在存着五百多吨的商品物资,我需要你赶紧回去。我刚才已经在电话里面和赵天成说了物资的事情,他现在正在组织运力,联系上级政府谈咱们美好食品物资捐赠的事情,我需要你坐镇绥城,保证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咱们美好食品绥城生产基地能够保证不间断的生产,为抗洪前线提供最基本的食品物资保障!”
见于老四要反驳,他一把抓住了对方的肩膀。
“四哥,你不是好奇最近我在研究什么么?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了,我之前就觉得这一段时间的连续降雨,肯定会引发大问题。现在咱们美好食品受到外部压力,股价连连下跌,现在眼看着就要闹洪水,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够为抗洪做出贡献,肯定会扩大公司的影响力和品牌传播速度。所以……这一次,我们要拼命。”
感受到李阳语气中的沉重,于老四一愣,随即放下了抓着门把手的手掌。
“我知道了!我现在就去订票,大阳……如果像你说的,九江那面水患情况那么严重,你过去了以后也要千万小心。”
“嗯。”
李阳点了点头,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马芸。
“老马,马上就要毕业了,你留在这边处理好结业的事情,学校课程结束之后,赶紧回浙杭吧。这一次的水患很严重,你们家那面可能也的招灾。”
“我跟你一起去。老四你有安排,我差哪儿呀?”
出乎李阳的预料,马芸晃了晃大脑袋,便站到了他的身边。
看出对方不是在跟自己客套,李阳欣慰一笑,却坚定的摇了摇头:“九江那面我估计也不会呆太久,将物资送到之后可能会去京城,在京城居中调配,你就别跟我一起折腾了。要是真想帮我的话,
你就和老四一起走,提前一步去京城,在那边等我,到时候我忙不过来的话,你还能给我打打下手。”
“……,这样也行,那我现在收拾东西。”
走廊之中。
眼看着李阳三人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行李,在众人的注视中义无反顾的走出宿舍楼去,徐平阳等人一时间沉默了下来。
刚才李阳三人在宿舍门口的对话他们都已经听到了。
一时间之间,他们的目光中染上了几分钦佩。
……
与此同时。
轰~隆隆!
东北,绥城市林业局职工大院。
一道急促的闪电划破夜空,紧接着一阵雷声,将李奉献家的前窗户震的嗡嗡作响。
门口的雨檐之下,刚刚放学的李小阳端着一个大海碗,和李太山老爷子一起坐在门槛上,看着远方黑压压的乌云大眼瞪小眼。
屋子里漆黑一片,除了灶坑里面还未燃尽的木柴还发出点幽幽的红光外,没有一丝丝的亮光。
所有的家用电器插头都已经被拔了下来,生怕打雷产生的电压将电器烧坏。
看着这坐在门槛上的爷俩,邹云气恼的嘟囔了一句:“坐门槛寿命短,你们爷俩闲命长了是不是?这么大的雷,赶紧进屋来,端着碗蹲门口干啥呀?”
听到邹云不知道哪儿来的禁忌,李小阳和李太山一小一老齐齐的抬起了屁股,退回到了屋子里。
轰!
又是一道闪电和雷声划过。
“他奶奶个熊,这雨是没头了!连着下了两个礼拜了,这么下下去,怕是龙王爷都他娘的得搬家啊。天漏了啊!”
“奶,我爸和我妈还没下班呢,你给他俩打个电话,让他俩赶紧提前下班回来吧。眼看着就要下大雨,估摸着商店也不能有啥人了,可别一会隔在外面回不来。”
李小阳秃噜了一口面条,含糊不清的说到。
“嗯,是得给他俩打个电话。不对……这天打什么电话?万一一个雷顺着电话线下来,那不把电话烧了?他俩大活人,又开着车呢,还不知道下雨了往家跑?你消停吃你面条,瞅瞅你那饭吃的,卤子整一大襟!”
一把拍了拍李小阳的后脑勺,邹云抬眼望了望天空。
豆大的雨点,已经噼里啪啦的打在了砖房的铁皮盖上,汇成一道道微小的河流,倾斜而下。不大一会儿,便灌满了窗台下一把破水瓢。
“雨水落下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今年这夏天……怕是要难过喽。”
想起祖辈说过的谚语,她嘟囔了一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