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6章:竞争对手(2 / 2)

加入书签

这种大产业项目,如果按照正常来说光是基建就得至少两年的时间。要是按照正常的节奏,往往这个在任

的领导批下来,项目还没成他就调走了。即便是出了成果,那也是归下一任领导。

没有人喜欢这种传统的模式。

宋茹华这种短平快,立竿见影出效果的做派,其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可能会有巨大的风险。

但是这又能怎么样呢?

我走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是大部分干部的想法。

这实际上也没问题。

问题是,这种项目本身就是市场的毒酒,是纯纯的劣币!这种项目落成之后,伤害的可不仅仅是政府批下来的那些地皮和银行贷款,它直接伤害的是那些真正的产业项目!

为了在股市上制造声势,托普的所有项目都搞的特别夸张,吸引了大量的银行贷款和政策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的产业资源都会被它吸引过去。

就比如说李阳想搞的这个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如果宋茹华先一步在省内搞出一个托普龙江软件园,到时候李阳用地,用贷款,用政策,都将面临一个最直接的问题——被托普给拿走。

按着自己的眉心想了半天,李阳还是觉得应该将这个事情通知一下赵天成。

他虽然目前有了一些政治资本,但是在省班子那头的话语权肯定是不如赵天成的。

……

此时的赵天成正在和这一届的谠校同学联谊。

所谓的联谊,就是在宿舍里面吹牛侃大山。

作为一个厅级干部,赵天成在同学中的级别还是比较低的,谠校这种地方的性质大家都心知肚明。这里边教的,大多都是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思想觉悟这个东西是通过长期培养和三观一起形成的,指望着来这边提高,那是扯淡。

相比于教学内容,这里更加适合当成一个扩张人脉的场合。

在这一点上,谠校比李阳之前参加的中欧eba还要纯粹。

和赵天成一个宿舍的另外三人,两个是山西那边的两个正厅,一个是山东的副省。不过作为四人宿舍中唯一一个副省却是因为作风问题停了职派过来参加学习的。

很明显,这位就是在等待着组织上接下来的处置,而不像赵天成三个参加学习然后等待升迁。

当接到传达室老大爷的通知,说有人找的时候,赵天成正在和另外两个室友劝慰那个情绪不高的同学。

听到是李阳找自己,赵天成立刻将手中的烟散了一圈,匆匆的赶到了传达室。

拿起

放在桌子上的电话,赵天成哈哈一笑:“咋的了李阳,这才分开不到两个小时,就想我了?”

“别闹,正事儿。”

电话这头,听到赵天成调侃,李阳沉声将宋茹华已经前往东北,和政府方面磋商成立软件园的事情迅速说了一遍。

听完了李阳所说,赵天成的表情也凝重了起来。

“也就是说,如果宋茹华真的在龙江省,甚至说在东三省搞成了托普软件园,那咱们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就不好搞了?”

“你说呢?”

面对电话里赵天成的询问,李阳哼哼一笑:“这个宋茹华,在过去的两年里已经在华中华东地区圈了十几个软件园项目,每到一地,通过政府拿了批地之后他第一时间就拿着地皮去银行那面搞贷款。我大致的了解了一下,几乎每个地方他都能通过地皮拿到两到三个亿的银行贷款支持。你现在想搞这个电子信息产业园区,你想想如果让他抢先落成,并且通过政府方面的关系拿到了地皮和贷款,等到你再想去搞的时候,你再去银行找贷款,银行会不会批给你?”

“够呛。”

赵天成比李阳还清醒。

作为体制内的官员,他可是太知道银行和班子里面那些管事儿的人是什么操行了。

类似产业园区这种大型项目,但凡省内已经有了第一个,后面的再想去拿政策比生孩子都费劲!

这些人是不会去细究项目有没有前景,是不是真正的能够执行,落实,并做出成绩来的。

更不会去细究项目和项目之间有什么不同。

一个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和一个软件园,在他们看来就是一样的东西。

既然省里面有了一个,为什么还有存在第二个的必要?

想到这里,赵天成心中一寒。

“那依你看,现在咱们应该怎么办?”

“不是咱们应该怎么办,老赵,我这是在提醒你。你要是想在省内把这个电子信息产业园区搞起来,就坚决不能让托普进去。否则让他宋茹华抢了先,我敢打赌,你就算谋划的再全面,这个产业园区你也推行不下去。”

“明白了。”

拎着电话深深的点了点头,赵天成当即便挂断了电话。

随即,他便重新拿起了电话,直接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我是绥城的赵天成。给我接一下孙省长,我有一些事情需要汇报。急,非常的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