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1章:在疼痛中成长(1 / 2)

加入书签

这已经不是刘强冬第一次被坑了。

大三时期这货接了几个编程的私活,赚了二十几万。当时家里穷,他就始终想着创业,改变家里面的困境。

于是在大三的时候,他以24万元的价格盘下了学校附近的一家川菜馆。

那个时候的刘强冬对于产权、土地权的概念都不清楚,一直以为这家店是他买下来的。直到半年后,店铺的房东来收租金,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店是租的。他只有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

只是那二十四万的转让费,说白了就是上一任老板要的好处费。

创业之初的刘强冬坚信,只要自己对别人好别人同样回回报于他。所以,他对当时饭店的17名员工很是优待。

当时的员工住在地下室里,一下雨就倒灌,到处暗无天日,臭烘烘的。于是刘强冬就在六郎庄租了两个干干净净的大院子,还装了空调和暖气。不仅租了两个大院供他们居住,增加他们的薪水,在开业之初还每人赠送一块卡西欧的手表,价值100多元,在当时算是挺贵重的礼物了。

接下来他给员工们开会,当场宣布给大家涨工资,大厨涨了70,其他的比如前台、服务员、洗菜的,还有清洁工,每人涨了400块钱。还给员工每人发了一块卡西欧手表,100多块钱一块,一共发了17块。当时,员工们特别高兴。

不仅如此,刘强冬还傻乎乎的做了个规定;原来员工吃的是客人吃剩的菜。比如没吃光的四喜丸子,只夹了几筷子的鱼。为了避免传染这货规定,店里的员工不能吃客人吃剩的饭菜。每天炒两荤两素,相当于四菜一汤。而且为了保证食材新鲜,冰箱里的肉三天卖不出去就必须扔掉。

由于当时的正值大四毕业季,刘强冬并没有很多的时间去料理餐馆的业务,只是每周去和财务对个账。逐渐地,餐馆业务每况愈下,需要他不断地贴补才能维继。

后来餐馆里一个员工实在看不下去了,偷偷告诉他财务人员监守自盗,黑了餐馆不少钱。还有大厨,每天打烊后就吆五喝六,招来一大帮的兄弟在餐馆里大吃大喝。

更关键的是,管财务的前台和后厨大师傅谈起了恋爱,这俩口子双剑合璧疯狂地贪钱,所有的进货价格都翻了一倍,牛肉12块钱一斤涨到30多块钱。后厨垃圾袋里面,有七八斤牛肉等着扔。

买的越多,扔的越多,两口子贪的就越多。

餐馆从开业到倒闭

,花费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而这一年的时间也让刚刚毕业的刘强冬背上了16万元的巨债。

至于这个京东多媒体店,实际上已经是刘强冬第二次创业。

之前做餐馆背了债务,开店的钱都是刘强冬东拼西凑的。就连他不富裕的家里,都给拿了几千块钱。

现在一下子把老本赔光,刘强冬整个人都已经崩溃了。

站在店铺里,看着这混小子扯着头发,一把把的锤着自己,李阳无奈的摇了摇头。

很多人都喜欢说吃一堑长一智,这话倒是没错。事实上,一个人在没有真正成长起来之前遇到这些事情是必然的。

但是这事儿不对。

就比如刘强冬开餐馆,他想要做一个好老板,希望员工对他将心比心,这有错么?

从做人的角度上来说,这一点问题都没有。可是从人性的角度上来说,是大错特错。

错的不是刘强冬,而是有一些人根本不值得人去对他好。

而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对于一个刚刚走出学校门的人来说,无疑是很残忍的。

因为社会会用一桩桩一件件残忍的示例教育他,世界并不是他此前二十多年所认为的那样;包括努力不一定会成功,包括人和人不一样,你对别人好也不一定会得到对等的回报,在比如……有的时候你认为自己可以信任的人,实际上正是坑你最狠的人。

现在外面都在说李阳年少有为,二十四岁就身价几十亿,一路顺风顺水。

正是因为这个,那些年轻人特别崇拜李阳,甚至有的人把他当成创业偶像。

可李阳自己知道不是这么回事儿,他现在的顺风顺水,是因为在穿越之前的那些年,已经把年轻人能吃的亏都吃了一遍。

遭受够了社会的毒打,才让他练成了现在的心性和足够适应当下这个社会的手段。

对于刘强冬的遭遇,他其实特别能够感同身受。

在没穿越回来之前的十年,类似刘强冬现在这样的亏,他是吃了太多太多了。

长长的叹了口气,李阳默默的走到了刘强冬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东子,我知道你现在心里不好受。觉得自己没用,我也明确的告诉你,这确实是你的问题。”

龚小京还想着李阳帮着自己劝劝呢,没成想李阳一上来就给刘强冬补了一刀,她立刻瞪起了眼睛:“阳哥……你就别说了,他已经够自责的了。”

李阳龚小京摆了摆手。

作为过来人,他太明白现

在刘强冬需要什么了。

他需要的并不是劝慰,他这种想要把一切都背负在自己身上的人,一旦犯了错,别人越是劝慰他就越自责。

真正能够让他走出来的,只能是让他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

“东子,你知道你这一次的问题在哪儿吗?”

面对李阳的询问,刘强冬咬牙切齿的点了点头:“我太傻x了,看到那些骗子西装革履,操着一口港普,就以为对方有实力。先入为主的认为自己是攀上了好运,遇到了大客户。以至于后面一点戒心都没有,就验证了一下支票是真的,就啥也没想,彻底信了他们!”

李阳点了点头,道:“这是一个,另外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忘了商业经营中的一个基本的底层逻辑。那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对方给你开了支票,你就认为已经拿到了钱。但是你想想,支票是钱么?它只是一张信用证明,并不是真金白银。遇到这样的事情,你应该跟对方说清楚了,等到支票成功兑付了,看到钱了再给他们发货。”

“可是……他们当时说这些设备急着用,说是我能够立刻发货他们就定下来,要是不能发货的话就去别人家了。”

刘强冬犹豫了一下,描述了一下当初的情形。

李阳淡淡一笑,双手一摊:“所以你看看,他们正是利用了你的贪心,才让你忘记了最起码的商业逻辑。东子啊,做生意的时候,你会面对很多的诱惑。但是最终的一条就是,你一定要稳住自己的跟脚,时时刻刻不要忘了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因为每当你自己毁掉一个商业逻辑的时候,就意味着你需要承担指数性的风险。你想想看,几十万的生意,谁会在意多等那么两三天的时间?这样的客户,你以前见过吗?”

刘强冬不说话了。

将李阳的这一番话放在心中反复咀嚼了半晌,他才猛地抬起了头。

“阳哥……我知道了。”

“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