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8章 任重道远(2 / 2)

加入书签

“第二,改革反腐机制势在必行,改革最关键的是,如何净化各级纪委机构内部,认真遴选纪检工作者。现在各级纪委机构健全,各个单位都成立了纪检部门,人员众多,触角延伸到了各行各业、各个角落。但令人唏嘘的是,宁山纪委人虽多,但鱼多不戏水,人多不干事,人浮于事,官僚习气十分严重,不少纪检干部嚣张跋扈、趾高气扬,自认为老了天下第一,谁也管不着、奈不何,干了许多人神共愤之事,严重败坏了纪检干部的形象。各单体纪委、纪检组基本上摆设,大事做不了,不敢做,做不好,经常拿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动干戈,对单位各个领域的腐败充耳不闻,熟视无睹,基本上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否则,竺名利的案子根本不可能发生。”

“中央、省反腐工作搞得红红火火,风生水起,而县级反腐却是灶冷锅凉,冷火屁臭,除了拿几个小虾米应付上级和社会外,基本上无大动作,没有亲自抓一个单位的正职,显得自己廉洁教育成功,没有大的腐败现象。”

“而上级纪委没有真正的刀刃向内,每年清查下级纪委办案是否接受全社会监督,过程和结果公开,是否压案、积案、渎案,是否办了‘关系案’、‘金钱案’、‘人情案’,对不适合纪检岗位的纪检干部动真的,来硬的,彻底清退出去。”

“贾寒剑、姜上峰之流能窃居纪委高位,方芳、唐平非之徒占居基层纪委要职,就充分说明了纪委内部不纯洁、不严正、不可靠。”

“第三、要彻底清仓腐败分子的资金,倒查贪官从政以来所有资金来源和去向,辎珠必较,赔偿其所有挥霍的资金,一定让他们倾家荡产,衣食堪忧,也不担忧其家人流落街头。据市纪委通报,市纪委只清查了竺名利担任城管局长后的贪腐行为,但不知为什么对其之前担任公安局副局长、派出所长时的贪腐问题拦腰斩断,武断切割;查处了其拿500万元放高利贷,收取高额利息的违法违纪行为,却对500万元的来龙去脉只字不提,一笔带过。市、县纪委办案人员为什么对竺名利这么一笔巨额的资金、重大的犯案线索匆匆放过,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第四,贪官妻子、子女、亲戚、朋友等参与了贪腐的,一律依法从重处理。绝不能让其逍遥法外,享受贪腐资金,纵情挥霍享乐。一定要让贪官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令围观者胆寒,社会恐惧自危,铲除产生腐败的社会土壤。”

“第五,绝不轻易放过行贿上位者。行贿与受贿是对合的,没有行贿就没有受贿。我国《刑法》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同时,靠行贿谋官谋职的,九成九心术不正,做官目的龌龊。他靠送钱当了官,你还幻想他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十倍、百倍收回成本?你还指望他以民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对行贿做官的,不管金额大小,一律先免职、撤职,并向全社会公布,从此进入组织部门的黑名单库,断了其升官之路。而且以其行贿为线索,查他是否还有其它的违法乱纪行为。这样一来,买官的成本呈几何级增长,危险也是影响终身仕途的。任何干部对买官都心存畏惧,出手之前才会三思而后行。”

“说得对极了,”曾华点头称是,“贪腐代价超过贪腐者承受能力,才会让贪腐者心生恐惧,望而却步。”

张天佑继续说:“如果纪检内部腐败以腐反腐,只会越反越腐。如果官官相护,上下苟合,反腐的宏伟愿景必成空中楼阁、镜花水月。如果心存妇人之仁,下不了斩草除根的决心,宽容贪腐者的家人,不彻底查清其家底,‘零容忍’定成天大的笑话。”

张天佑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完,神情憔悴,仿佛苍老了几岁,粗壮的身躯瘫软在沙发上。

曾华心如坠铅般沉重,面目木然,沉默无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