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8章 掘开赣江 洪水滔天(2 / 2)

加入书签

众人见周瑜去意已决,纷纷再三挽留,言辞恳切,情真意切。周瑜实在盛情难却,只好答应:“那便叨扰兄长,在此吃了这顿宴席,明日一早我便要出发。”

当晚,营帐内摆开宴席,众人推杯换盏,气氛热烈。可马超心中始终带着一丝惆怅,频频向周瑜敬酒,千言万语都在这一杯杯酒中。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未完全亮透,周瑜便起身准备出发。马超等人将他送至营外,看着周瑜翻身上马,心中满是担忧与牵挂。

“公瑾,一路保重!”马超大声叮嘱道。

“兄长放心,等破了袁术,我们再好好相聚!”周瑜一挥马鞭,带着几分豪情回应,随后便策马扬鞭,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马超等人望着周瑜离去的方向,久久伫立。待周瑜身影彻底不见,他们才安下心思,返回柏山营地。众人齐心协力,加固营寨,筹备粮草,只等着袁术掘开赣江那一刻的到来,一场惊心动魄的决战即将拉开帷幕 ,他们已做好准备,迎接命运的挑战。

自袁术与杨弘共同定下掘开赣江之水,水淹马超的毒计后,二人便如同被这歹毒谋划迷了心智,一门心思全扑在了此事上。每日天还未大亮,袁术便早早起身,心急如焚地询问赣江水位的最新情况,又反复派人去探查周边郡县堤坝的修筑状况,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谋臣阎象站在一旁,心中满是忧虑,看着赣江滔滔江水,几次欲言又止,终于忍不住向袁术谏言:“主公,此计虽妙,可一旦决堤,周边百姓必将生灵涂炭,不如先行通知百姓撤离,以免造成无辜伤亡。”袁术一听,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川”字,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怒目圆睁,呵斥道:“你懂什么!通知百姓撤离,必然会打草惊蛇,让马超那厮察觉我们的计划,之前的谋划岂不是全都白费了?”阎象还欲再劝,却被袁术不耐烦地挥手打断,只能无奈退下,暗自叹息。

此后,袁术每日都急切地盼望着斥候的回报,每一次斥候匆匆赶来,他都迫不及待地冲上前去询问进展。得知马超等人依旧龟缩在柏山之上,对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毫无察觉时,袁术脸上不禁露出了得意至极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狂妄与自负,仿佛已经看到了马超等人在洪水中挣扎呼救的惨状。他心中暗自盘算,只要能将马超一举绞杀在柏山,这心头大患便彻底消除,届时只剩孙策和周瑜,他自认为更有十足的把握度过眼前这场危机。

尽管之前在孙策手中接连吃了几次败仗,可袁术骨子里的傲慢与轻敌让他根本没把孙策放在眼里。他时常在众人面前吹嘘:“纪灵只带了一半兵马,便成功抵住了孙策的进攻,而张英在九江郡也坚守了将近一年之久,由此可见,孙策和周瑜也不过如此,不足为惧。”他却浑然不知,周瑜之所以在战事上看似进展缓慢,是因为后方吴郡刚刚平定,根基不稳,手中兵力严重不足,且一边作战一边还要操练新兵;孙策则是在全力筹备水军,增强实力。正是这些他所忽视的因素,才给了他一种孙策周瑜不堪一击的假象,而这种盲目自大往往是最为致命的,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便会为自己的轻敌付出惨痛的代价 。

随着时日推移,赣江的水位在袁术等人急切的期盼中不停上涨,浑浊的江水如一头逐渐苏醒的猛兽,汹涌翻腾。岸边的树木被淹了半截,只露出光秃秃的枝丫在水面上挣扎摇曳。眼看时机已经成熟,袁术兴奋得满脸通红,觉得自己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迫不及待地要实施他那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计划。

他紧急召集麾下一众将领,在营帐中展开部署。只见他猛地一拍桌案,大声下令:“雷薄,本将军命你率领三千精锐士卒,携带精良的挖掘工具,前往堤坝最薄弱处,负责掘开堤坝,记住,动作要快,务必一击即破!”雷薄领命,神色冷峻,抱拳应道:“末将定不辱使命!”

接着,袁术看向陈兰,目光中透着狠厉:“李丰,你带两千人马,在堤坝周边布下防线,防止有敌军或者百姓前来干扰破坏,若有反抗者,格杀勿论!”陈兰领命后,脸上闪过一丝犹豫,但还是咬牙应下,退至一旁。

随后,袁术又转向乐就:“乐就,你率一千弓箭手,在距离堤坝稍远的高地上待命,一旦堤坝掘开,就对着可能逃窜的马超军放箭,绝不能让他们有机会逃脱!”乐就领命而去,眼神中却难掩紧张之色。

一切安排妥当,袁术亲自带着其余的精锐部队,在后方压阵,准备坐收渔翁之利。当雷薄的部队抵达堤坝处,便立刻开始疯狂挖掘。泥土被一锹锹铲起,堤坝在士兵们的挖掘下逐渐松动。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堤坝终于被掘开了一道大口子,江水如脱缰的野马般汹涌而出,向着柏山的方向奔腾而去。一时间,洪水滔天,所过之处一片汪洋,村庄、田野瞬间被淹没,哭喊声、牲畜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令人毛骨悚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