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2章 瘛脉穴(2 / 2)

加入书签

太爷爷微笑着说道:“孩子肝经热盛,这瘛脉穴乃疏通经络、清热息风之要穴,点刺放血可泻其热,息其风。但孩子后续还需调理,切不可掉以轻心。”

告别了路人,我和太爷爷继续踏上前往南阳的路途,而那小儿逐渐恢复的模样,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

后来太爷爷给我讲“瘛”,意指筋脉拘急而抽动;“脉”,则代表脉络、血脉。合而称之,“瘛脉”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该穴位与筋脉拘挛、血脉不畅等相关病症的紧密联系。

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于经络之中,若气血不畅、经络阻滞,便会引发各种病症。瘛脉穴所处的位置,犹如经络气血运行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当气血在此受到阻碍,筋脉失于濡养,就容易出现拘急、抽搐等症状,即所谓的“瘛”。而瘛脉穴的存在,恰如一把疏通气血、调理筋脉的钥匙。

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来看,瘛脉穴能够发挥治疗作用,与其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的功能密不可分。当人体内部阴阳失衡,阳气过盛或阴气不足,都可能导致筋脉失于约束,出现“瘛”的症状。此时,刺激瘛脉穴,可以激发经气,调和阴阳,使阳气不过亢,阴气不过虚,从而恢复筋脉的正常功能。

具体而言,瘛脉穴在治疗头痛、耳鸣、小儿惊风等病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小儿惊风为例,小儿脏腑娇嫩,神气未充,易受外感六淫、内伤饮食等因素影响,导致气血逆乱,筋脉失养,出现惊风抽搐之症。刺激瘛脉穴,能够疏通经络气血,镇惊止痉,缓解小儿惊风之“瘛”。

在治疗头痛方面,头为诸阳之会,若气血不畅,瘀阻于头部脉络,便会引发头痛。瘛脉穴通过调节气血的运行,使头部脉络通畅,气血得以正常濡养头部,从而减轻头痛症状。耳鸣之症,多因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耳窍失养所致。刺激瘛脉穴,有助于补充气血,滋养肝肾,使耳窍得养,耳鸣得以缓解。

总之,瘛脉穴之所以能够治疗其所主之病,关键在于“瘛脉”二字所蕴含的深意。它代表着该穴位对于筋脉拘挛、气血不畅等病症的独特调节作用。通过刺激瘛脉穴,激发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恢复气血的正常运行,调和阴阳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维护健康的目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