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徐万年去世(1 / 2)
徐慧真说:“韩姨,你这些年带孩子也挺辛苦的,就在家里好好休息吧。等饭店开业以后,如果需要的话,我就提前退休,去饭店上班。爸爸掌管后厨,我在前台支应着。多年以前,我能把小酒馆经营地红红火火,如今就能把饭店搞的财源滚滚来。”
徐慧真今年42岁了,虽然还不到退休年龄,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个年代提前退休的人比比皆是,好多都是为了给儿女让位置,让没有工作的儿女接班。
韩清秋笑着说:“我相信慧真,她干什么我都相信她能干得比别人好。”
这个年代的饭店都是国营的,里面的服务员各个牛气冲天,都骄傲的用鼻孔看人,对待顾客那态度很是不耐烦,一副爱吃就吃,不爱吃拉倒的架势。
有的饭店竟然在墙上贴着标语,上面写着:禁止无故殴打顾客!你说气人不气人,顾客来吃饭都能得胃病,消化不良。
徐慧真只要把后世的经营理念,稍微运用一点,再加上厨师的厨艺加持,生意想不兴隆都难。
找了一个星期天,何大清和何雨柱整了一桌好菜,请什刹海街道办的有关人员吃了一顿,美其名曰:请大家鉴定一下何师傅的厨艺。
一顿饭吃的大家满嘴流油,即使心不服口也服了。于是,何大清顺利地跟街道办签订了合同。
合同里写明了双方各自的责任,同时规定饭店每年给街道办交600元的管理费。
600元钱在现代听着是小钱,但是在1978年也不算少了,相当于一个人一年多的工资了。街道办什么也不用管,每年都有600的进账,也算是件美事。
接下来,何家就开始忙活起来。后院需要盖房子,二层楼空置了好多年,这个年代开饭店虽然不需要多么奢华,还是需要简单整修一下的。
至于后院新盖的房子,徐慧真建议,直接盖成二层楼。二楼将来可以做办公室,或者员工宿舍。这么大的院子,饭店开起来以后,晚上也是要有人看家的。
既然街道办给批了材料,何家也不差钱,多盖几间房子,不是难事。
要知道越往后,北京的住房越紧张,价格更是像坐上了火箭,一路飙升。尤其是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
何大清则开始招兵买马,开饭店离不开厨师。何雨柱食品厂的公职暂时不打算辞去。光靠何大清一个人可不行。何雨柱的两个徒弟马华,冯大栓,如今的厨艺都历练出来了,他们在工厂上班,下班比较早。因此,晚上下班以后可以来帮忙。但是中午也得有厨师啊。
年轻的厨师都喜欢国营单位,不会来他们这小单位来上班。何大清只好把主意打到他以前的老伙计们身上,有退休了的,身体健康的,可以请来掌勺,再找几个年轻的学徒工。打杂的和服务员就等着街道办安排吧。
不知不觉时间就到了六月份,这一天,徐建设接到了徐建筑从老家打开的电话,说是徐万年快不行了,让他回去一趟,见老爷子最后一面。
胡英子跑来找徐慧真,征求徐慧真的意见。徐慧真回想了一下,上一世徐万年也是1978年去世的,不过好像是冬天去世的,快过年了的时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