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什么,画皮鬼混到我身边来了?!(1 / 2)
第599章 什么,画皮鬼混到我身边来了!
“啊这,不是我踢的,是那个靴子自己踢的……”
“刚才镜头你们没看到吗一个靴子忽然放大……”
“总之,它脾气不怎么好,我不太敢放它过去……这样,等我把它修好了,我做一个复制品给你们!复制品可以吧!”
沈乐把两个靴子按回保管箱,咔嚓落锁。放稳显示屏,捡回摄像头,一边插线,一边和对面聊天解释:
“你们也不想这靴子半夜踢人吧……就算不踢伤人,它自己在玻璃柜上把自己踢坏了,也不太好吧……”
几位教授面面相觑。显示屏上一只靴子突然放大,占满整个屏幕,然后视角天旋地转什么的,简直不能更惊悚。
算了算了,那双皮靴,还是让沈乐自己修吧。他们这里,弄个复制品就行了——反正很多博物馆,摆出来的展品也都是复制品,没毛病!
“那……你有任何问题,随时问我们啊!我们自己搞不定,还有业内一大群人可以请教呢!”
沈乐对着摄像头挥挥手,埋头干活。之前已经把这两只靴子拍照、记录完毕,现在,终于开始一点一点研究:
“这靴子到底是什么皮啊……”
沈乐拿着放大镜,显微镜,一轮一轮,在两只靴子上反反复复,来回观察。看几眼,回头翻翻图册,再看几眼,回头再翻翻图册……
“沈乐你搞定了没有要帮忙吗或者你把照片拍下来,我们来帮你看”
沈乐:“……”
两只皮靴,能观察的面积已经相当大,奈何这皮靴损坏十分严重。它的表面,到处都是老化和纤维断裂的痕迹,几乎看不到毛孔残存——
要知道,鉴定皮靴属于哪一种皮,方法其实很多,比如触摸手感、测试透气性、进行弯折测试之类。
牛皮手感紧致有弹性,羊皮柔软细腻,猪皮粗糙凹凸不平;
牛皮和羊皮弯折后不易出现折痕,而猪皮则容易形成明显的折痕;
透气性和吸湿性,羊皮高于猪皮,猪皮高于牛皮……
但是这些法子,在这双沙土里埋了一千多年、已经老化到极点的皮靴上,全都不能用。
手感弯折就现在稍微柔软一点,可以清理内部污垢的样子,已经是沈乐努力给它回潮过,让它变软一点的结果;
敢去试试它的手感,你敢试,它就敢碎给你看……
没办法,唯一能用的辨认方法,就是观察皮具上的毛孔。牛皮的毛孔细小且均匀,羊皮的毛孔扁平紧凑,猪皮的毛孔圆而粗大,呈“品”字形排列——
沈乐努力看了一堆书,一堆网页,一堆论文,一堆图片,终于把这些区别牢牢记住。然后,到实物上去找的时候……
毛孔……毛孔……毛孔没有了……
对,一只半靴子,一个靴帮,两个靴面,两个靴底,都没有了。
很好,接下来怎么搞
“小沈啊,搞不定了”对面,轻轻的笑声,从麦克风里传来。
很明显,经验丰富的老教授们,光是从他来回翻腾皮靴,来回拖到显微镜底下看的行为,就知道他遇到了什么难题:
而且,老教授们秉持着“能够授人以渔,绝不授人以鱼”的态度,绝不把知识喂到沈乐嘴里。他们只是给出建议:
“有篇论文你查一下——《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三六一号墓葬出土皮鞋保护修复报告》,里面有提到这个问题……”
好……好吧。幸好我还有知网账号,啊不,就算我没有,研究所里也能无碍上知网。
沈乐飞快地研究了一下:
“没有毛孔,放大镜和显微镜看不出皮革种类的情况下,只有借助扫描电镜才解决了这一问题——白教授,你们这里有显微电镜么”
有肯定是有的。显微电镜这东西,在九十年代,甚至二十一世纪初,还是个金贵玩意儿,2大学想买都得咬咬牙;
但是近年越来越普及,连吐鲁番学研究院这种偏远地方,都有了显微电镜,敦煌所怎么可能没有
只不过,同型号的显微电镜,有且仅有一台,要么把皮靴抱出来观察,要么把显微电镜抱进去观察。
无论选哪一种,都要清场,严格消毒,更正,是消除灵性物质的影响,避免它伤害到研究所的师生……
“算了,我还是把它带回去,在我自己的实验室看吧。”沈乐纠结了一会儿,叹口气,开始打包那一只半靴子。
显微电镜这种金贵东西,对稳定性、环境条件极为敏感,哪怕微小振动、温湿度波动也会干扰到准确度。一般来讲,只要落地、校准好,基本上就不再挪动;
一定要挪动的话,必须专业团队拆装,重新安装以后,还要进行光学校准、电子束对中、样品台定位等操作,耗时——数小时至数天。
沈乐觉得,自己不至于要求敦煌所大动干戈。至于把显微电镜里里外外消杀一遍,消除灵性因子的影响,这个也很麻烦,至少要实验室师生全部撤离……
算了算了,显微电镜这种东西,我自己又不是没有。回家,干活!
显微电镜,他还是用过不少次的,轻车熟路。调整样品,测量,拍照,半点不慌。唯一的问题就是:
“所以谁告诉我,猪皮,牛皮,羊皮,在显微电镜下的照片,到底是什么样的,好让我比对一下”
这个问题,论文上是没有的:论文并没有把所有图片都贴上去。沈乐翻了一大堆资料,连《中国皮革》、《西部皮革》这样的资料都翻到了,也没有找到答案:
人家针对的是新鲜皮革,不是这种在沙土里面埋了很久,已经全部干裂的老皮革……
沈乐想了好一会儿,没奈何,只好向白教授求援。白教授一口答应:
“啊,你要这一类照片啊。没问题,吐鲁番所那边我认识人,我这就帮你要照片去——这点照片,他们还是肯给的!”
老教授的面子果然够大,私下说了一声,没到一天,对面留存的显微电镜照片就发了过来。然而,沈乐盯着照片左看右看,还是不得要领:
“显微电镜下的照片,和显微镜下的,差别太大了啊!完全看不懂……完全看不出差别来……”
他很想再找老教授请教一下,又有点儿不好意思来回打扰。想了想,摸出手机,打算买点儿皮革自己检验一下,又缩水了手:
网上,包括闲鱼上,卖的都是新鲜皮革,不算太老旧的皮包。沈乐想要的那种,老旧到全部开裂,毛孔都看不见的皮革,完全没有卖的……
唉,另外想办法吧。沈乐仿徨无计,索性放下工作,走出大宅,打算换换心情。他已经有好几个月不曾在南华街上溜达了,这一走出来,才发现周围大变了样:
他刚刚住进来的时候,整条南华街死寂,冷清。不算大宅,街上所有的房子,大概只有三分之一有人居住,还都是那种无力搬走、或者图便宜租住的;
临河的两条石板路上也没有多少人流,除了老板娘开的天香楼,到了饭点人会多一些,平时基本上没人往那里走。大马路不好走么
铺着整齐砖石,头顶有树荫遮蔽,旁边有下水道,下雨天不打滑的人行道不香么
但是现在,整条南华街,人群川流不息,热闹非凡。除了天香楼,河边还开了一溜七八家小店,有卖稻草扎肉的,有卖芝麻汤圆的,有卖灌蛋的,有卖鱼丸的——
沈乐买了一碗芝麻汤圆,坐下来慢慢吃。一颗颗车厘子大小的芝麻汤圆,雪白光润,柔软浑圆,在汤碗里上下沉浮。
轻轻咬一口,浓黑色的芝麻糊直流到勺子里,香味扑鼻,吃到嘴里甜香满口,让人恨不得连碗带勺子全部舔干净——
显而易见,每个汤圆都是手包的,糯米皮也好,黑洋酥内馅也好,没有半点偷工减料。
决定了,以后要吃汤圆,就到这家来吃了!什么思念汤圆,什么龙凤汤圆,完全及不上这家店的一根小手指!
沈乐溜溜达达,沿着南华街慢慢走过去。拿小碟子托着稻草扎肉,手拎着稻草仰头去咬;
站在人群里,看老板娘把鸡蛋敲进茶杯当中,用长长的筷子在鸡蛋里塞进肉馅,再把这颗蛋倒进骨汤煮熟。
汤锅边上围了一圈人,七八个手机在跟拍,如果不是怕蒸汽烫到,几乎要怼到鸡蛋上面。等那颗蛋滚熟,轻巧舀起,倒进纸杯:
“给!”
沈乐:“……其实味道也不见得多么超凡脱俗的好,只不过,这个手艺确实值得一看……”
夜幕降临,整条街上流光溢彩。走过小吃一条街,没几步,前面就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循声一看,卢员外正坐在他那家银饰店门口,有模有样地表演打银戒指。
见到沈乐,他很是惊喜地点点头,又扭过头去招呼客户:
“美女要挑一个吗这里可以免费打名字,打日期,常见文字都能打!”
“给我来一个!我要打‘渣男滚远点,再也不要来’!”
“啊这……您稍等,有几个字,我们这里没有模具,给你手动錾刻可以吗”
沈乐摇摇头,缓步向前走去。整个南华街,连同两侧的几个巷子,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旅游街;
或者说,珠溪镇本来就是一个古镇,只不过以前半死不活,官方想要打造旅游产业,却一直没有打造成功。这会儿,却不知为啥,一下子红了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