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帕提亚] 奥罗德二世(2 / 2)
尽管奥罗德与苏伦家族关系破裂,但他仍保持了与东方地区的密切联系,例如与印度-斯基泰(Indo-Scythian)国王阿泽斯一世(Azes I,公元前48\/47年至前25年在位)之间的关系。
---
受到击败克拉苏斯的鼓舞,帕提亚人试图夺取罗马控制下的西亚领土。
王储帕科鲁斯一世(par I)及其指挥官奥萨克斯(osaces)于公元前51年入侵叙利亚(Syria),甚至推进至安条克(Antioch),但被盖乌斯·卡修斯·朗吉努斯(Gai cassi Long)伏击击退,并杀死了奥萨克斯。
在尤利乌斯·凯撒(Juli caesar)与庞培(popey)之间的内战中,奥罗德斯二世(orodes II)选择支持庞培,甚至在公元前42年的腓立比战役(battle of philippi)中派遣军队支援反凯撒派。
昆图斯·拉比埃努斯(qut Labien),一名效忠于卡修斯和布鲁图斯(brut)的将领,在公元前40年转而与帕提亚合作对抗第二次三巨头同盟(Sed triuvirate)。
次年,他与帕科鲁斯一世一起入侵叙利亚。
由于三巨头同盟之一的马克·安东尼(ark Antony)前往意大利筹集军队以对抗其对手屋大维(octavian)并在布林迪西(brundisiu)与其谈判,无法亲自领导罗马对帕提亚的防御。
帕科鲁斯的军队占领叙利亚后,拉比埃努斯从帕提亚主力分离,入侵安纳托利亚(Anatolia),而帕科鲁斯及其指挥官巴扎法尼斯(barzapharnes)则入侵罗马的黎凡特地区(Roa)。
他们征服了地中海沿岸的所有定居点,一直推进至普托勒迈斯(ptoleais,今以色列阿卡),唯一的例外是提尔(tyre)。
在犹太(Judea),支持罗马的犹太高祭司希尔卡努斯二世(hyr II)、法萨尔(phasael)和希律(herod)的势力被帕提亚及其犹太盟友安提戈努斯二世·玛他提亚(Antigon II attathias,公元前40–37年在位)击败;后者被立为犹太国王,而希律则逃至其位于马萨达(asada)的堡垒。
尽管取得了这些成功,帕提亚很快被罗马的反攻赶出了黎凡特地区。
马克·安东尼手下的官员普布利乌斯·文提狄乌斯·巴苏斯(publi Ventidi bass)在公元前39年的奇里乞亚关隘战役(battle of the cili Gates,位于今土耳其梅尔辛省)中击败并处决了拉比埃努斯。
不久后,文提狄乌斯在阿曼努斯关隘战役(battle of Aan pass)中击败了由帕提亚将领法尔纳帕特斯(pharnapates)率领的叙利亚帕提亚军队。
因此,帕科鲁斯一世暂时从叙利亚撤退。
公元前38年春天,他重返叙利亚,与文提狄乌斯在安条克东北的金达鲁斯山战役(battle of ount Gdar)中交战。
帕科鲁斯在战斗中阵亡,其军队撤退至幼发拉底河(Euphrates)以东。
他的死亡引发了一场继承危机,深受爱子之死打击的奥罗德斯二世将王位让给了另一位儿子弗拉特四世(phraates IV,约公元前37–公元2年在位),立其为新继承人。
---
奥罗德二世的死因尚不明确。
据卡修斯·狄奥(cassi dio)记载,他可能因帕科鲁斯的死悲痛过度而亡,也可能是因年老而去世。
然而,普鲁塔克(ptarch)则表示,奥罗德是被弗拉特四世(phraates IV)谋杀的。
出于对自己地位可能受到威胁的担忧,弗拉特四世处决了所有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们是奥罗德斯与劳迪丝(Laodice)的儿子,部分原因是他们的母系血统高于他自己的母系血统。
劳迪丝可能也被杀害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