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5章 重生不长智商75(2 / 2)

加入书签

这一波涨价用的办法是,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每盒牛奶由原来的250毫升变成了现在的225毫升,整整少了十分之一,变向涨价一成,消费者对于产品数量的减少,远没有直接涨价来的敏感,很多人,都继续买了很多年,都没有发现牛奶的数量减少了。是不是很会玩,只有消费者受伤的世界达成了,奶农都是获利的一方。

但是除了消费者之外,还有一小波受伤的人,那就是曾经的牛奶收购中间人。公司是不可能直接对接奶农的,很多地方都会设计一个中间人,公司只和他对接。就是我们村支书干的那个活,而且新支书上台后,还包揽了,我们这条路一直往上走,一直到大山深处最后一个养殖奶牛的村子为止的牛奶收购工作。

之前他们是有差价的,一斤里面哪怕是赚一分钱呢,但是现在奶企为了竞争奶源,直接把一个高压价给了奶农,从奶农手里的收购价,就是他们的最终收购价,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但是这些中间商也不是有情饮水饱的人,为了弥补这些人的利润,奶企采用了,按照规模直接给与现金补偿的办法。比如,我们现在的村支书,为了维持收购,他还雇佣了一个人,两个人,奶企一共一个月给九百的补偿,说实在的,不低了。

但是人心有什么时候知道知足呢,每个月九百,对于他们的工作来说并不少,但是相较于当初挣差价的时候,实在是有点不起眼。所以,我们村支书一直很头疼,怎么挣钱呢。

这个时候咱们的重生者就登场了,王吉斌。这些事说起来麻烦,其实发生的时间都在02年,时间很短。王吉斌也是在02年达成了自灭满门的成就,他把他爷爷直接气死了。虽然我们这边养奶牛挺赚钱的,但是王吉斌他妈的第二任丈夫,宁可放弃现在相对舒适的环境,选择了全家去南方打拼,当然他们不是打工,而是到南方开了一家东北水饺店,和量大实惠没啥关系,毕竟房租在那摆着呢。

东北菜实惠,那是建立在东北没落,经济发展几乎停滞的基础上的,房地产都拉不动的经济大环境,房价低,房租低,人均收入低,依托原材料产地,导致了大部分东西的隐形成本低,这才有了东北菜实惠的错觉,实际上在一些东北大城市,那里的饭店照样不实惠。东北菜开在南方,又能有多大实惠。不过他确实擅长调馅,生意很火爆。但是基于相对较高的生活成本,两口子每年的存款实际上是不如在在老家折腾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