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5章 中医药调理小孩缩阴症(2 / 2)

加入书签

[方药]北丽参3克(另泡冲服),川熟附片4.5克,炙黄芪18克,北细辛1.8克,炙甘草3克。服1剂后即感四肢温,下腹温暖舒适,能入睡,醒后已不再扯拉阴茎。为巩固疗效,继用党参18克,炙黄芪18克,川熟附3克,破故纸6克,小茴香3克,炙甘草3克,苁蓉6克。服数剂病愈,未复发。

[评析]缩阴症,又称缩阳症,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阴茎紧缩、少腹疼痛、近腿两侧筋脉牵掣作痛,并伴有恶寒战栗、汗出厥冷、恐惧欲死等症状。这种疾病发病急,多由于肾阳衰弱、肝血虚和外寒侵袭等原因引起。

在中医经典《内经》中,曾有“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的说法,意指肾阳虚弱是导致寒邪侵袭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足厥阴肝经循行路线是“循阴股,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若肝血不足、筋脉失养,则会导致两腿内侧筋脉掣痛。因此,在治疗缩阴症时,应采用温肾养肝的方法。

病例1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当归、白芍补血养肝,柴胡和肝,小茴香暖肝,附子、肉桂大温肾阳,炙草和中等药物,使肾温肝养,筋脉不拘紧,最终病愈。

病例2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患者在麻疹之后,素体虚弱,可能因麻疹时服寒凉药损伤真阳致腰酸痛。今又因游泳过久之后感受寒邪,诱发为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北丽参补五脏之损,附子回阳温肾,细辛除陈寒,黄芪补气,炙草温中益气调和诸药等药物,使阳扶肾温,筋脉得以温煦,最终病愈。

这两个病例虽然都表现为缩阴症,都与寒有关,但治则并不相同,这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性。在治疗疾病时,中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病因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出最适宜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