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看着看着他心里咯噔了一下(2 / 2)
要上太虚山,必须徒步,而且只有一条途径。林青从北上河口白家大坡上到猴跳梁,顺梁脊再走十八里就到了。
但说则简单走起来却是不易,他走走停停,感觉到实际路程远不止人们口里说的路程。好在今天的心情还不错,他看着朝日里的远山近岭,总想着那层峦叠嶂中隐藏着多少秘密呀。
这是他第三次上太虚山了,第一次随投标踏堪队游览景区的地形地貌,对沿途及太虚山的印象是神奇;第二次是为竞标成功,到百岁道人白玄机那儿,问寻这山里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以增加标书的厚重内涵,其感觉是上太虚山不容易;那么这一次还会产生什么想法呢?
快半上午的时候林青才到了太虚山顶,他有点累也有点热,站在崖头歇脚吹风,油然抬头远望,这一看竟让他惊叹的忘我。前两次一次天好却有雾,一次无雾却落雨,视野都不是那样开阔,无缘居高临下远眺这山中景色。而今天阳光灿烂,山山岭岭没有一丝的雾岚,让北上河这个羞怯的“少女” 在他的视线里,一下掀开了她神秘的面纱,她是那样的秀美,婀娜地从西边的群岭中走来,本可以直接进入百庙河到东南方向的山外去,那知道逢上白家大坡上的好汉岭拦阻,硬生生的拐向北,走了近二十里冤枉路,总算快入太虚山了,谁知太虚山又伸出一根须脊,虽然很短,但又让疲惫的她多走了几里哩!最后隐入到太虚山的崖谷里喘息,也不知在崖谷盘旋了多长时间,应该从崖谷出来了吧?林青转头向东看,却被太虚庙的翘檐飞斗遮挡得再也看不到了。
唉,山中的这条小河呀,也是命运多舛,一路走来就没有顺畅!可林青又想,仍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此河就是因为走了这样一段曲折路,人们才感觉到了她的绮丽和不屈不挠,在这个过程中它也得到了更多的机会,展示了自己的秀美风姿,享受了人们对它的欣赏和赞叹,同时更得到了“北上河”这个应属于它自己的独特称谓。林青想,如果没有好汉岭阻挡,或者在好汉岭穿一个山洞、或者有那么一天不论是人为或者是北上河自已冲涮,在白家大坡如洗涮太虚崖谷那样拦腰洗涮出一条口子,北上河水从洞中或是口子中流过去,直接进入百庙河,那么这儿就要少一道山中独秀的风景,没有这道风景线这儿就没有了这样的绮靡,没有了绮丽的核心风景,景区会多么逊色呀!那么,逊色的景区还有必要存在吗?所以说世界上的事很难说正确与否,错误的东西无不验证着另一种正确的存在,看来北上河的现状还须保护啊!
崖谷里这时吹上来一阵清凉的风,林青俯身低头看向崖谷,透过崖沿横伸的枝枝蔓蔓,他竟发现崖谷里立着不少颜色灰白形态各异的石柱,油然想到一份材料上介绍,说太虚山崖谷属典型的过度型喀斯特地貌,崖谷里石林是北上河水流经这儿,冲涮崖谷里钙质岩体造成的。那么这崖谷在未形成前河水流到那儿去了呢?难到说造山运动开始就在这儿留了一道山谷?
林青站直身体重新远视逶迤而来的河水,不由想起了山中老人们相传的一个神话,说北上河有年发洪水,眼看大水涨平山顶,山湾中人家房倒屋塌无处逃身,管山林子的太虚神没了办法,一怒之下掏出腰间神斧将此山拦腰劈了一道口子,水从劈口流出,才救了山中众生。为了感谢太虚老神,山民们将太虚神所劈这山取名“太虚山” ,并在劈开的一边山顶建了座太虚神庙以作纪念。
林青油然转头把身后不远的太虚庙看了看,他是读过《红楼梦》的,以前他还以为此山此庙不过是清朝时白家出的那位拔贡自命不凡,从《红楼梦》“太虚幻境” 那儿漂来的名儿呢,现在看来还是有它的实际用意呀!是啊,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峡谷,北上河水流不出去,这山中会不会出现一个湖呢?林青目光转向脚下西边的山湾,那儿住着很多人家,想历史上久远的年代那山湾中就住的有人了,如果山洪爆发,那时真有那么一个湖,湖水自然蓄涨,人、畜、房屋被淹完全有可能,那时的人们那知什么“喀斯特” ,那知什么“造山运动” ,但事情又要有个解释,难怪就出现了这样的传说。但又说转来,偏偏在这最需要有谷的地方出现了这样一段石灰岩地质,而又偏偏遇上北上河水经过这儿,这是不是太虚中真有个“上天”在那儿给了个安排呢?
太神奇了,林青总感着不可思义,他边想着,沿着崖边向东走到一棵几人合抱粗的巨松下,这儿是一个制高点,站在这儿能看到东北、西北方向远远近近的群山,看着看着他心里咯噔了一下,啊呀,这儿的山咋有点儿像太极图的形貌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