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你的山场在哪儿?”(2 / 2)
白子盛早知道是这个结果,或者说他盼望着这个效果,他装的苦着脸道:“唉,那我只有在我的山场、地块找屋基喽,房子一旦落到那儿别人总不好意思同我争周围哩!”这后一句话就是他今晚来河这边的目的,他是要通知林仁山他圈的山场和地块谁也不要去侵占,甚至去打猎,否则他是不会客气的。可林仁山却不明就理,顺了白子盛的腔调道:“是哩,你修了房谁也不能再去了哩,包括房周边也不能他人再去了,因为房里的人在那儿要种地要吃饭过日子哩。”
有了这个铺垫,次日,白子盛就带了他的二儿中生三儿小生,去了林白河上端一有孔雀洗羽的泉窝旁挖房基,后来为了有所指向,白子盛把那泉水凼子叫了“孔雀泉” ,大概离三岔口有三十多里地。他之所以要在那儿的坡脚上掘基建房,其一再朝上游走有后来的逃乱人已有驻扎,并也在林子里伐林种地;其二从三岔口到孔雀泉三十多里他这边的北河沿,有宽缓厚肥的灌丛坪好开垦,并处河边水方便,路道好;其三横向朝北经虎跳峡二十多里有座蜡烛峰,(此峰虽不太高却柱状而孤立,很像蜡烛,白子盛大儿大生将它取名蜡烛峰) ,这峰到三岔口北面侧后的小贤峰一带方圆五六十里林子,大生还在家里时他和大生曾背着铳枪将其踏遍,此遍林子不单坡缓林密,且野物还多,是狩猎很好的山场,他早计划着把这块林子划为独有,为此他借狩猎方便远望,有目的的在蜡烛峰顶,在一棵几人合抱的松树枝股上搭了个察观的寮棚,以同样借口,又在蜡烛峰到三岔口东北向的牛头涯之间几个有标志性的岭峁搭了吊脚草楼,这段日再把孔雀泉这儿借给儿子们分家在造了房屋,那么这方圆几十里靠近三岔口的林白河边北山场和河边地,就成他白子盛的范围了。
白子盛牵绳画线,两个儿子用镐和锨挖基槽,屋基槽厢出来,他们抬来河滩沉石下好基础。接着就开始用河边小块石垒墙,小生挖了坡脚上的沙壤和泥,之后就帮中生担石,白子盛垒砌,或是父子三人一起担石,担够几天使用,次日上工中生先帮小生和泥,白子盛向马扎跳板上放石,之后中生就同白子盛共同砌石,小生供石供泥。晌间喝河水吃干粮,树下小憩一会就开始,天黑实是看不清干活了,才收了用具到窝棚里做饭吃。
一冬时间父子三人硬是正正规规砌出三间正屋和东西两厢房墙面,因在此前己伐好柃条在那儿堆好干着,现在就剩了建窑烧瓦,坡脚上有的是粘土,没有一点什么难。刚过完年他们就开始挖窑坑,窑坑挖好做瓦的粘土也就准备的差不多了,因挖窑扔出的土恰是做瓦要用的粘泥,正好利用呢!“惊蛰” 一过他们就开始做瓦坯子,因这时候做的瓦坯不再上冻,且风疾易干燥。每干燥一窑他们就装到窑里烧起来,未到“立夏” 青瓦就盖到了房椽上。这时候,林白河边终于出现了一处高墙青瓦正正规规的四合院落。
虽然在建房,但开荒和管护地里庄稼并没耽搁,白子盛父亲白世泰带着己有十几岁的春生、秋生和孙媳妇们在地里忙碌。次年夏和秋,麦、豆、苞米、芝麻棉花竟出现了大丰收。白子盛就借了这大丰收做了文章,他说丰收是上天神仙所赐,为感念上天他要建庙,这年秋收一结束他真行动起来,就在孔雀泉上面离河沿不远,开建只有两间房的一个独立小庙,由于是为庆丰收建庙,那些丰收了的人家怕得罪了神仙下年不再赐丰年,没有丰收的人家盼神仙赐他们来年丰收,就纷纷捐赠粮食、布匹,包括林仁山也捐来了一斗麦和六斤猪肉。也有没东西捐的就来帮工,白子盛就在捐赠的人里宣说他地里打了多少麦、豆,他的山场出了好些上等皮张。有人听到这儿就懵了,“山场?你的山场在哪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