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6章 大戏一直唱了三天三夜(2 / 2)

加入书签

“噢一一!”林青翻悟之余,仍感着没能尽释。

老道人接前继续讲道:

昌旺擦了一把泪,遵照林茂福传的他父亲嘱言,拿起坑沿那把锨,铲了堆在坑沿上的土甩进坑里,就那样把父亲掩埋了。

让人惊奇的是,过头期昌旺领着儿孙给老爷子烧纸,插在老爷子胸口露在坟外的那根干竹棍竟长出了青枝子。

真是灵效,至那以后,不知是祖爷抢的地脉起了作用还是白家自然转了好运,接下来的两年里,单仁顺这一房们做的各路生意都是十分的顺畅兴隆,虽地里庄稼收的平常,但昌旺的大儿盛前这年考取了拔贡生,一时的全青州县都轰动了,府里县里衙门都来祝贺,白家一时的成了青州的名门大户,连北山根仓廪也取消了对林昌旺这一房的捐银赋粮。

为祝盛昌,林昌旺大兴土木建庙,以谢上天的荫蔽护佑。他找来了阴阳先生用罗盘子选庙基,最后定在他父亲的坟前一一北上河同百庙河交汇口他家的一块地里。也怪,没想到他父亲的坟堆后有个崖头,并是那段坡脚仅有的一个崖头,且还窄小,竟在定下庙基的那一夜垮下来,恰好把仁顺老爷子的坟压住,压得一点影儿都不见,因崖头的垮下,崖头处同那段坡变的浑然一体,因此选的庙基后显得豁然坦缓,而前面因有两河交汇的河滩、流水,视野也是十分的空旷。因此上阴阳先生玄起来,说他选的庙址是确灵验了,以后白家会了不得,要昌旺付他加倍的赏钱。而白家更是高兴,出手大放给的更多,且主人一心的也要显示实力,为尔此庙开始的构划都是三进的宏伟大殿,大殿还必是叠檐飞脊,雕梁画栋,廊庑衬映,殿与殿须阔院石栏相连。无论殿、廊、院、阶,都用凿钻整齐的大青石铺就,栏身必镂清雅之兽鸟。并必显其轩宇之气势。庙建好用时达二年久。建成的庙果有前、中、后殿,中殿最奢阔,供着几人高的太虚真武金身大帝,后殿供着真武大帝的父母,前殿供的是送子观音。还有左殿右殿,左边供的是龙王,右边供的是关公。

庙完竣那日,轿子抬来了青州城里的七品县爷,由白家名人盛前陪着,县太爷撸袖握了大椽狼毫,悬腕一挥而就,两个浑厚劲刚的魏碑正体跃然纸上:丁庙。庙名就这样儿展在了围其书案周围的文人骚客眼前,也同时引来了一遍赞叹和掌声。

贺祝之事闹了好些天,但主要场面还是在三岔口。因白家大坡前场地太小,且周围林子遮蔽聚人不易,多部分人来看了庙又回到三岔口,因那儿河街上有旅店饭馆,吃的住的极是方便。同时白家人为锦上添花,还请来了青州城里的梆子戏,戏台搭在三岔口白家老宅几进的大院外禾场上,大戏一直唱了三天三夜,琴瑟鼓锣之声昼夜不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