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白太恒这一枝股再也没了神气(2 / 2)
林凡江一屁股坐到白太恒身边儿不远的太师椅上,同白太恒一样翘起了腿,因为即谈“生意” 双方都是平等的,低三下四对方一点也不会同情,反而还会拿捏你,不如精气神上先长一长志气!他道:“我这快一年的工钱不要了,如果不够我家还有一亩多一等一的上等地劈给你一块。”
呔!要的正是这!白太恒已买的凡海家两亩地他准备要改成水田栽种稻,可前面凡江家的地在那儿隔着不能从百庙河引水过来,若凡江家的地能归给他,除了能把买的凡海地改成田,还可把凡江的地稍加几个工也弄成田,两块合一处有三四亩呢,那可都是黄细软壤把沉粒儿的上等土,若成,百庙河上再也找不到第二块这样好的大田块了!啊呀,做梦都在想这美气事,现在真要实现了?但白太恒心里想的脸上却没露出一点儿痕迹,他道:“我那可是正牙口母驴,三年可繁(育) 两头子仔,不说多再繁十年,你说要出多少驴娃?一个嫩口驴娃价你知道,市面上是五十块‘袁大头’ (民国初年货币),六七个驴娃是多少袁大头?那时母驴本身至少也要值二百银元吧,可你的地呢,要是在山外可能还值几个钱,可是在这乱世荒年的这穷山处儿,根本就没人买,所以它嘛钱也不当,就是把你一年工钱也加地一处,看能不能买我那两条儿驴腿子!”
“嘿,你是说我也搭给你都不够喽?”凡江嚯地跳起来。
“哎,我们是亲戚,”白太恒连连按了按手,见凡江又坐下来才道:“你搭给我我也不敢要,你看这样,地给我,工钱我给你一半,量两斗苞谷、捆十斤棉花拿回去,因你屋里老小等着要度日啊!而你呢也老了,到别处赶工不熟悉也没力气,我这儿虽说我脾气不好你原谅,我也尽力蓄一蓄,习惯了一熟千方便,就留下我们继续在一口锅里搅勺把。”
说得句句在理人情味十足,但在林凡江听来却是吃人嚼骨头咯咯碴碴响,可也没别的办法,谁让你在别人屋檐下呢!但他也还有个选择:不在这儿。虽然他什么也没有了,但做人的志气还含在骨子里谁也别想抢走,当日后半天他就肩挑了苞米手提上棉花走出了白家老宅,踏着河中的列石回到了河南岸。次日他将苞米卖了,十斤棉打了一床被,隔一日背了新被锁了屋门,因爷爷林钟强奶奶林曾氏已离世十几年,儿子明忠己成家另过日子,他可以利落地领了老伴和小女出门找东家糊口呵,再不济流浪乞讨这事总还可以干吧?
几年过去了,逃饭的路上凡江把小女许配给了一个中等人家当了媳妇,他和老伴继续逃荒,一天几路叫花子遇到了一起,互相打探中才知道三岔口已解放正在闹土改,即是土地改革他就有机会夺回他那一亩多好地,就领了老伴回到了三岔口。一回到家儿子明忠就来了,气愤的告他那年他丢失的驴当夜白家就找到了,驴子原来自已跑回了驴圈里,但白家想要那一亩多地,就把驴藏起来逼他让地,后来驴被白家密着赶到青山街卖了。“你咋知道的呀?”凡江问儿子。明忠道:“白家又请的赶驴人暗处密着说给我的呢。”凡江当下气得全身都在颤,因此事他坚决地参加了农会,只有参加了农会他的地才可能夺回。可惜他老了,不能像年轻人熬夜上夜校学文化、听讲党的政策、参加很多革命活动,但他熟悉各家地块,懂得丈量土地算地亩,土改工作队就把他吸收到了土地丈量小组里。
这时候的白家白太恒这一枝股再也没了神气,土地没收了,财产分给了被划成贫农、下中农的人家,一家十几口人住在老宅子旁边的几间厢房里,三进的老宅子被土改工作队、农会、民兵营、妇联用着了办公地方,后来又成了三岔口公社机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