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9章 永乐正本(2 / 2)

加入书签

与正本是否一致,是否有错别字等等。

每一册抄录完成之后,都会在这一册最后面写上总校官、分校官、写书官的名字。

并且还需要专门签字确认,方便后续发现问题追责。

这本书一直到嘉靖皇驾崩后一年才完成,整整耗时五年。

嘉靖皇帝下令重录的这一部永乐大典被称为嘉靖副本,也是唯二的两套永乐大典。

这两套无论是材质、规格、字体都是一模一样的,翻到同一册书同一页同一个位置的字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偏差。

你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看到的永乐大典就是嘉靖副本。

虽然不确定有多少册永乐大典副本在私人手中,但是目前全世界可以统计到的永乐大典副本一共仅剩四百三十九册。

其中华夏大陆有一百八十五册,华夏湾湾有七十六册。

倭国有六十册、阿美利坚有五十四册、英格兰有五十一册、德意志有五册、越南有四册、爱尔兰有三册、韩国有一册。

总计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的永乐大典嘉靖副本现在全世界就剩下了四百多册。

反正永乐大典不管是永乐正本还是嘉靖副本都是各种离奇故事一大堆,尤其是副本,凄惨的一塌糊涂。”

“哦,各种离奇故事一大堆,说说呗,我对这些八卦挺感兴趣的。”克里斯蒂亚娜顿时来了精神。

王修缘也不含糊,当即就说起了这些八卦。

“首先说永乐大典的正本吧,之前关于永乐大典正本去向主要有三个说法。

第一个说法就是被嘉靖皇帝带到自己的陵墓中陪葬了,这种可能性的确不小,毕竟刚才说到的事情足以证明嘉靖皇帝对这部书的喜爱。

所以被带下去陪葬还真不是什么稀奇事,毕竟已经在抄录副本了,而且嘉靖皇帝死后三个月才被葬入永陵。

说不定这三个月就是因为抄录的工作一直没完成所以没放进去安葬。

第二个说法是永乐大典的永乐正本被放进皇史宬的夹墙里面保存了,给出的理由是皇史宬的夹墙非常厚,厚的有些离谱。

皇史宬一直都是明朝和清朝国家档案存放的重要场所。

皇史宬正殿东面和西面的墙壁厚度为三点五米,南面和北面的墙壁厚度为六点一米。

这个厚度确实厚的离谱了,别人提出这个怀疑也有点道理。

不过仔细思考的话就会发现不太可能,皇史宬一直存放各种资料的副本,把永乐大典正本放进去,还放进夹墙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第三个说法就是李自成兵败撤出京城的时候放火烧了皇宫,顺带把永乐大典给烧了。

当时李自成一仗输的太过凄惨,他不希望完整的皇宫落入清军之手,也希望能借此让清朝重建的时候消耗掉大量的财富和经济实力。

绝大多数宫殿都在这场大火中被焚毁,仅剩少数几处得以幸免。

不过现在我们在这里找到了永乐大典正本,以上三条传言全都只能是胡说八道的传言了。

想必这里的这些珍贵典籍也都是李自成从皇宫中运出来的吧。

这可是整个明朝宫廷的珍藏啊。

这李自成还是做了一些好事的,要是被清朝拿去了,这些书早就被毁的一干二净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