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2章 修仙吗,亲?(1 / 2)

加入书签

第112章 修仙吗,亲

大梁皇帝的诸道会兵关中平妖计划刚开始就结束了。

根本没人搭理啊!

那些割据的藩镇又不傻。

李克用,刘仁恭,王镕,王处直哪个不是称雄一方的,结果面对国师全都倒下,甚至连还手之力都没有,国师之恐怖如斯。他的确说要灭天下藩镇,可问题是现在南面这些暂时并不需要面对他,有朱温在前面挡着,大家在后面看着就行了。

如果朱温挡不住……

那再说呗!

说到底他们就根本不存在联合起来的可能。

更何况朱温也是包藏祸心,一旦这些藩镇出兵,肯定是要被当炮灰,朱温就是因为在河东损失太大,不想自己的嫡系再继续损失下去,至少不能光他这边再继续损失下去。所以本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原则,以国师要灭藩镇这个各路藩镇都害怕的理由,哄着别人先给他扛一波伤害。这样如果失败,损失的也是别人,如果赢了,那正好削弱了这些藩镇,然后可以从后者身上学我大金的北失南补。

都懂!

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跟我们玩什么聊斋啊!

现在是你面对国师,那伤害就你自己扛。

至于我们在后面给你摇旗呐喊就可以了。

甚至还有连摇旗呐喊都不愿意的……

大唐司徒,中书令,同平章事,剑南西川节度使,成都尹,蜀王派世子入朝。

王建最终选择跪了。

国师宫。

其实就是宗圣宫。

杨丰并不住在长安,虽然长安这段时间多少有点恢复,比如皇宫的废墟和荒草荆棘终于清理干净,但宫殿依然没有重建。以李道玄为首的监国朝廷,暂时也没兴趣修宫殿,毕竟城内涌入的人口有点多,光那些被杨丰带来的唐军和家眷需要的房屋建设,就是一项不小的工程。

还有城内那些废墟的清理,周围荒芜的农田水利设施修复。

全都比修宫殿重要。

再说露天朝会也挺好的。

也能时刻警醒他们,让他们知道大唐还在危难之中。

秦琼等人则带着唐军不断清剿关中各地土匪,然后恢复秩序重建府兵,在一队队全身重甲,举着陌刀的盛唐精锐面前,关中各地土匪盗贼迅速销声匿迹然后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了。

毕竟敢不销声匿迹的,也就物理上销声匿迹了。

目前大唐朝廷在关中控制区,大致上东起泾河,西到萧关,已经囊括大部分关中平原,但李继徽依然占据着邠州,胡敬璋也依然占据鄜州,刘知俊则依旧占据同,华二州。不过不是他们不想投降,他们想,他们这些天不断通过李茂贞,试探着看能不能弃暗投明。

而是投降的前提是他们得死啊。

朝廷的开价也很明白,他们这些节度使自裁,部下都将,兵马使,各州刺史们统统自裁。

但他们还不想死。

而朝廷暂时也没空去收拾他们,于是就这样暂时耗着。

不过他们也不敢出来袭扰。

实际上刘知俊连河中和长安间的人员和物资往来都不敢阻拦。

长安的食盐已经重新恢复为盐池的。

在国师北巡解决了河朔四镇后,现在四镇也已经可以通过河东,与朝廷连接起来,中间就剩下同华二州,刘知俊当然知道自己不懂事的话,那就该大唐朝廷帮他懂事了。

至于萧关以西是秦州节度使李继崇,也就是李茂贞侄子,他其实已经投降朝廷,但朝廷也没派人去接管,所以他还是以节度使身份在那里。朝廷虽然已经废节度使,但在新任官员接管前,节度使都是还得存在,他那里就是这样的情况。再向西就是朱温系统的朔方节度使韩逊和定难军节度使李思谏,实际上就是他俩中分宁夏,但李思谏还控制陕北的北部,南部是李继徽和胡敬璋,而韩逊还控制盐州。

也就是盐池。

韩逊没什么大志向,主要是他那里还得面对吐蕃,他就是控制灵盐二州而已,但投降朝廷他暂时也不想,毕竟朝廷和他之间隔的还远。

然后再向西就是吐蕃,甘州回鹘这些势力。

归义军则被甘州回鹘隔在西边。

原本历史上很快甘州回鹘就会向朱温称臣纳贡,而归义军则自立为一国并与甘州回鹘交战,但战败,河西走廊完全被甘州回鹘控制,而归义军只剩下瓜沙两州甚至向甘州回鹘称臣。

再以后就是西夏崛起。

大家都完蛋。

不过这种局面很快就要结束了,因为陇右道行军总管李嗣业的西征军团已经在组建,接下来他将率领唐军重新打回西域。至少第一步也要打通河西走廊完成和归义军的连接,李嗣业现在不管别的,就是全力准备他的西征。

楼观台上,国师面对眼前关中平原迎风负手而立,仙风道骨般傲然浊世。

“王建是真病还是假病”

他说道。

王建其实没完全跪。

因为朝廷的圣旨是要求他入朝,但他说自己病了,所以暂时没法入朝,然后派出他儿子王宗懿代替他入朝向监国解释,当然,他也知道监国不是说了算的,所以同时派出他的亲信,也是王宗懿老师杜光庭以弟子礼,前来觐见国师顺便向国师解释。

杜光庭可是修道的。

他不但修道,而是还是目前大唐名气最大的。

不说唐末道家旗帜也差不多,而且他成名已久,唐僖时候他就已经衣紫。

“弟子不敢欺瞒国师,蜀王的确是病了。

蜀王原本还在犹豫,但某日酒后突然中风,以至卧床不起,不过身体倒是并未性命之忧。”

杜光庭小心翼翼地说道。

“懂了!”

杨丰说。

那哪是突然中风,那是被中风。

王建很显然还是舍不得皇帝瘾,但他胡闹,他手下不能跟着胡闹,一旦他称帝,那手下就都是逆贼了,他不称帝的话就算不肯入朝,那顶多也就是个抗旨。

到时候看情况再说,朝廷真讨伐就喜迎王师,不讨伐就继续混。

实际上他手下最喜欢的就是混着。

可他称帝就没有混的余地了。

要么跟着他沦为逆党。

要么跟他决裂。

那些在外镇守的可以决裂,在成都的怎么决裂,会被他裂的。

所以不能让他做蠢事,这个也很好解决,无非一场兵谏而已,五代这种事情属于标准操作,他手下几个亲信商量好了,带着士兵挑个时间直接冲到他面前。先把他控制住,然后再把他往府里一关,中风了,得卧床静养,但身体没大碍,就是需要休息,然后派出世子入朝解释,剩下就看朝廷这边了。说到底四川或者说蜀中本来就是唐朝皇帝的后院,二十年前唐僖宗还在那里躲着,王建手中基本盘本来也就是当年禁军,他可是田令孜干儿子,神策军将领,这些人不会跟着他胡闹。

大唐没有了,他称帝也没什么可说的,大家跟着他荣华富贵,但现在大唐还有,而且还这么强,那他再称帝就是胡闹了。

废节度使没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