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具体方案(1 / 2)
李恪想好了这个计划之后,紧接着下一步就马不停蹄地准备开始实施了。
他引入合约制度,使得所有工人和工匠们,不管是在哪里工作与雇主都要签订一定的劳动合同。
有些农户如果今年不能丰收,给足一定的证据,也可以享受国家每个月一百文钱的补助,并且只要是从别的国家迁移到长安的就给予一定的迁移费和安置费。
李恪觉得只要是这个政策实行了之后,他们就可以长久的不断的增加本国的劳动力,而且使得本国的人民非常的安居,社会动荡也会减少。
并且最佳人性化的就是对于那些没有任何能力的乞丐,可以给他们提供官府以后准备盖起来的那种廉价的,叠层的房楼,这样也能够给他们一个栖身之所。
而且因为李恪的工本位计划近些年来他要不断加大人力的吸入,使得自己的人力基础有一定的壮大,那样对以后的工本为计划才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也是因为李恪不断的增加人口的迁移和引入,使得他的工本位计划的里程不断的缩短,他相信不用十年,也就可以使得农本和工本之间,有一个天翻地覆的转变和变化。
这次的福利政策,改革计划,一张贴到明德门和玄武门的门口,就有不断的老百姓进来围观,而且大家都要细致的讨论一番这次的改革。
“这个皇帝真有意思,自从上位以来,推行了特别多的计划,虽然大家都不懂他到底在干什么也看不出来,但是感觉最早开始的那个工业计划这几年来确实有了一些兴起的苗头。”
“而且有的时候就是发现各个地方就是经济啊,花销水平,也因为它这个工业的带动不断的花费大了,我做生意的感觉最明显了。”
“现在更有意思的是,这个皇帝居然打主意打到了老百姓头上,想给我们做一些谋福利的政策,反正所有东西也不知道到最后实行出来,到底是什么样儿的。”
“以前吧,说盖那种房子,可是盖了都一年了,都没有规划好,一直就是在那一块地上在那打转,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考虑一些什么,围观的那些人估计都在想那片房子能挣多少钱,所以大家都迟迟没有动手吧。”
↑返回顶部↑